时空跨度
一、如果说人生是一场马拉松,它的全程有多少公里?它的时空跨度是三年?五年?还是……
怯以为:最少以十年为单位。
个人实践:以三年、五年为单位的奔跑,都已经彻底失败了。而且,这个强度,还是要在身边整个场子里的参与者,都具备这个素质的条件下。如果不是大内高手,只影单飞,凶多吉少。
二、看已经呈现的表象思考。
早几年,住所附近的学校校园里的绿化带内,堆满了上千台暂时废弃的共享单车,各种品牌都有。
当年制造这些自行车出来,不知道耗费了多少人力和物力?风口过后,它们像躺尸一样的,在这座校园的角落里,沉寂了好些年。典型的资源闲置。
而另一个层面,却是zi金链紧崩,随时面临断裂,拖欠工资、延期付款,比比皆是。这都是目前的环境里,客观真实存在的。不想招刀子,这里就不枚举具体的个人和单位了。
三、结合上面的一、二两项来看,就发现能够解释一些具体的现象:
当年风靡一时的共享单车X、Y、Z等等品牌都如昙花一现 ,到2022年,基本都已经落下了高调登场的帷幕。
而戏剧性的一幕,却开始上演:地铁口、公交站旁、校园外,已经四处可见M团投放的M团骑行。而且,其使用率绝对是实实在在的,没有虚数。其使用者,已不仅仅局限于学生,各个年龄、各个经济阶层的都有。
也许是疫情这几年,一路受惊吓,大家也变得实在了。
☞一来燃油费太贵,能省则省。
☞二、乘座公共交通工具又好像不太安全。
☞三、不远又不近的距离,权当锻炼了。
☞四、人变得实在以后,也就放下了所谓的虚荣和面子,车已经不再是炫耀和攀比的道具,不过是一个代步工具而已。
诸如此类,好像还有蛮多可看点,这么看来,共享单车,还是刚需,就这样,半路上杀出来一个程咬金,敢情这锅粥,M团就一锅端了。
可惜,早先入场者,都没有能够坚持下来,在当年一窝蜂一样的涌上来之后,又潮水般的退去了。
有能力和实力坚持到后来的人,才能在这一轮赛道里面,最终修成正果。
而这一切,都需要眼光、实力、胆略、担当、正念做为根基。
隔行不隔理,别的赛道,大同小异。
个人见解,对错勿喷。
![](https://img.haomeiwen.com/i5298497/72b66ceb012a8a7f.jpg)
简书首发,尊重原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