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自从重新开始写字之后,发现自己越来越不爱开口与人交流了。
一半是因为我现在觉得,话,永远是说说而已。
无论你想表达的是什么,它都不过是一种当下的情绪或者观点。
每一种当下的表达,虽然带给你的感受持续的时间不一样,但最终,都会消失。
故而觉得没有说的必要。
何况,这也是一种很好的避免在今后打自己脸的方式。
如若真有需要表达或自我抒发自我激励的,写下来,或者暗下决心就好。
也许从某个角度而言,这种做法会让你没有欲望去完成吹过的牛逼、去践行许下的承诺以及去实现定下的目标。
可是,回想过去至今,以上这些,你都说出去了吧,那你做到了吗?
既然如此,是否可以换个方式促使自己呢?
年年岁末亲朋好友聚会的酒桌上,不断被提醒的过去,不断被展望的未来,或意识清醒或借着酒劲的大言不惭,你做到过吗?
那些张口就说出来的话,除了带给他人乐趣,除了提升酒桌氛围,除了彰显些许表达能力,还能有什么实际意义吗?
我并不否认把酒言欢时,你一言我一语的重要性,我只是希望,我们能区分开,话,说与不说各自的目的。
吹牛逼就是吹牛逼,撂狠话就是撂狠话,你的实际行动,永远不会仅仅因为这种当下说出去的快感而落实。
仔细想想,那些成功人士的牛逼狠话,都是在他们成功之后才被世人所熟知。
2.
另一半则是因为,与自己思考问题角度不一的人沟通,实在太累了。
为了避免与他人的争执,我永远一副“我知道,我理解”的态度。
事实上,以自己目前的认知,我身边这些人所表达的一切感受,确实是理解的懂得的。
可我表达的,他们似乎未必能懂。我总感觉,没有人可以深层次的思考到我表达的到底是什么。
你说什么,对方都想反驳,你说什么,对方都听不懂。
所以还是算了吧,我开始拒绝和压制自己想与他人交流的念头,而这种状态,在我与越亲近的人交流时,就越明显。
不过,我并不抗拒他们主动想与我交流的机会。
只是我发现,我沉默着沉默着,就都沉默了。
不是因为心里没有他们,也不是不想和谁说话,就是单纯地,不想说了。
但,工作时间除外。
说完这些,自己的自以为是被表达的淋漓尽致。
或许我的沉默,就是对一切最大的抗议,也是自己对自己最大的保护。
虽才疏学浅,但也会愿意换位思考。我知道,当我用沉默抗议所有的不理解时,实则在他人心里,我也从未完全理解过谁。
是啊,每个人都是一个世界,每个人都不可以要求谁完全了解自己,每个人最重要学会的是接纳。
所以,让我们用各自喜欢的想要的方式,慢慢与一切和解,慢慢接受一切的不被了解,以及认识到自己对他人的不了解。
3.
我无法也不想引经据典去证明自己表达出来的多有道理,因为就这一点我也认为,道理终归是要自己悟出来,自己才最愿意相信。
你可以不拒绝世人皆知的道理,但也没必要将他人讲的道理视为人生信条。
如果你恰好与我所想所说不谋而合,那实属荣幸。
众所周知有句话这样说的:“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你不用同意我的观点,不用捍卫我说话的权利。毕竟,我固执地捍卫自己的样子,胜过你们的千军万马。
我不会同意你的观点,更不想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除非,你能说出我未曾想到过的观点。
只要你说的,是我的认知水平触碰不到的领域,我会做的是,虚心求教。
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或擅长或喜欢的表达方式,每个人也都有自己不同的表达需求与欲望,努力自我满足就好。
樊登老师讲书时说过:“没有对错,只是不同。”
在表达的路上,我们尊重他人,我们守候同类。
在人生的路上,我亦如此。
我虽自以为是,实际我也尽量让这种自以为是只基于个人范畴。
这不是自我辩护,如果你懂。
如果有幸我能一直写下去,如果有幸被了解,你会明白,一个人内心所有的成长轨迹,都有迹可循。
说我故作深沉也好,说我孤高自傲也罢,都是你的自由了。
不会指责任何人的不了解,不会责怪自己的倔强,不会怨恨自己总是要有所经历才去成长。
我的人生,我赖以生存的所有方式,都会是最好的样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