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帆齐微课
回家,曾经温暖的词汇。
还记得在外求学的时候,每年春节都一定要回到家里,那种感觉最是难忘。
也许是近乡情怯吧,每次从滨城回到家乡都有一种熟悉又陌生的感觉。熟悉是因为家乡是生养我的地方,陌生是因为在外漂泊久了还记得回家的路,但早已忘记为什么回家了。
家乡的小路是温暖而迷人的,回家的路是充满希望的。
也许朝夕相处并不值得称颂,久别重逢更有特别的韵味,那种奇妙的感觉只有亲身经历的人才会感同身受。
现在的孩子是幸福的,有买票软件,动动手指就可以在手机买到车票。我们那个时候还没有这些,买车票要到车站排队,每次的队伍都很长,一眼望不到头。有时票卖完了,只能晚点回家,那种感觉让回家的路变得艰辛而又漫长。虽然会有一些突发情况影响回家过年的心情,但是一瞬间就会忘记所有不快,潜藏在心里的欢喜会告诉我,没有什么能够阻止我们归乡的路。
对于中国人来说,春节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无论相隔多远都要回家,这是我们的传统。春节就像西方的圣诞节一般的热闹,家家户户挂上红灯笼,贴上新春联和倒福。人们都穿上新衣服,讲究的人家叫“里外三新”,迎接崭新的一年。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团圆饭,看春节联欢晚会,一起守岁,祈盼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商家会推出“年货节”的活动,商场的商品纷纷促销打折,里面满是抢购年货的市民。
一年中最热闹的一段日子,从农历小年一直到正月十五,天天聚会,夜夜笙歌。这段时间更是孩子们最快乐的时光,没有作业负担和家长唠叨,尽情地和小伙伴一起放鞭炮、吃糖果和走街串巷地拜年。
回家,多么温暖的字眼。回家,多么简单的愿望。回家,多么浪漫的惊喜。
每年回家住到正月十五之后,还要再多住半个月,陪父母唠唠家常、和亲人朋友见面聊聊近况,都是每年必不可少的规定项目,每年都机械地重复着,并不使人觉得厌烦。
自从毕业回家工作后,回家的感觉有了变化。开始厌烦早回家和置办年货了,没什么事也愿意在单位坐着不愿回家,不到腊月二十三不着急置办年货。回家和过年好像没有了新意,只是日复一日蹉跎时光而已,那几年仿佛迷失了方向。
近几年好不容易找到了一点欣喜的感觉,疫情又再次将我无情抛弃。我失去了工作,再次没有了方向。
去年11月,经过几个月的实践后,在简书平台更新了第一篇评论作品《顾耀东》,从那时开始直到现在,我重新找到了新的人生方向。
我决定从今年起做一个自由的写作者,写写身边的事和见到的人,想想过往经历编进小说,搜集更多素材充实自己筹备作品的框架,筹备工作室开启新的篇章。
回到创作人的家,做好手边的事,成了我2021新的主题和发展方向,过年于我而言也有了新的意义,在外漂泊多年且回家迷失多年的我,新的一年找到了新的目标。
人都会迷失,担心未来会如何如何,不确定性导致自己十分焦虑,害怕向前。
但我始终坚信一句话“最好的时光在最后,如果不够好说明没到最后,最后一定是好的”。如果你也像我当时一般迷茫,不妨先放下,再在不断实践中去摆正自己的方向。
没有什么过不去的,除非你自己放弃。只有还有一点点希望,假以时日一样有逆风翻盘的可能。
苍天待厚人,愿你下雨有伞,手边有水,路上有人陪,失意有人追。
我们相伴一起回家,找到“回家路”,坚定地向前走,不惧任何阻挡。
回家,依然温暖而亲切。
齐帆齐28天写作成长营(3)篇1305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