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静的废墟:殷墟

作者: 文一叨 | 来源:发表于2019-06-23 17:57 被阅读0次

    提起世界遗产,叨姐常常会想到故宫、长城、颐和园和天坛,这些景点都会在显著地方竖起“世界遗产”的巨大棕色标志,显示该处景点的珍贵和重要。因身处北京,这些著名的世界遗产自然游人如织,全年无休,几乎没有淡季和旺季之分。相比之下,一些身处小城市、甚至交通不太便利的地区的世界遗产,知名度、关注度就小多了。

    来自度娘的资料:中国于1985年12月12日正式加入《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1986年,中国开始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世界遗产项目。1999 年10月29日,中国当选为世界遗产委员会成员;截至2018年7月2日,中国世界遗产已达53项,其中世界文化遗产36项、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4项、世界自然遗产13项,在世界遗产名录国家排名位居第二位(53项)意大利第一位(54项)。中国是世界上拥有世界遗产类别最齐全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与澳大利亚并列,均为4项)世界自然遗产13项位居第一超过美国和加拿大。

    查看了我国现有的53处世界遗产,原来叨姐还是去了一些地方,有些地方甚至还去了不止一次。如果让我评出一个比较小众的世界遗产,安阳殷墟绝对是被严重低估的一个。巨大的反差让我苦苦思量:

    今日殷墟全景

    1.安阳的交通比较便利,为什么游客这么少?

    2.殷墟是中国可以确定的有信史记载、有考古佐证的最早国都,为什么看起来如此简陋?

    3.甲骨文的文化价值和意义巨大,为什么殷墟里这么少?

    度娘介绍:安阳殷墟 2006.7.13 列入文化遗产 列入标准:ⅡⅢⅣⅥ

    河南安阳商代遗址又名殷墟,占地约24平方公里,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区西北小屯村一带,距今已有3300多年历史。殷墟是闻名中外的中国商代晚期都城遗址,是中国历史上有文献可考、并为甲骨文和考古发掘所证实的最早的古代都城遗址。

    2015年五一期间,叨姐和先生去了一趟安阳,遍游中国文字博物馆、安阳博物馆、殷墟,还去了王陵区。这次的亲身经历,让我可以从自己的角度,去尝试回答上述三个问题:

    酒香还怕巷子深,单一世界遗产难以支撑一个城市的旅游业

    提起安阳,很多朋友第一印象就是殷墟,但要问除了殷墟还有什么?恐怕很多朋友都不知道了。作为一个地级市,安阳的旅游资源其实还算丰富,下辖的汤阴就是岳飞故里,林州有红旗渠,本身也有羑里城、太行山等景点,还有安钢这样的大型国企。据当地人介绍,2006年殷墟刚被列为世界遗产的时候,着实火了一把,游客很多。但实际上我们目前看到的殷墟只是宫殿区,洹河北岸的王陵区门可罗雀,中国文字博物馆分走了甲骨文的很多资源,殷墟本身的旅游资源实际上集中在殷墟博物馆、妇好墓和复建的宫殿展厅中,看起来似乎旅游资源丰富了,实际上却把唯一的世界遗产资源分散了。

    国人对殷墟的印象似乎就是这里了

    商代文明特质与周代差异很大,国人对商代的理解限于封神榜

    我们今天的中华传统文化,主要是诞生于春秋时期的儒家文化,孔子倡导的儒家文化又是以周礼为核心。所以今日中华传统文化源头更多是周文化。虽然也吸收了诸子百家的精华,但毫无疑问儒家占主体。和周文化不同,商文化是一种差异性很大的文化,如重视鬼神、占卜、祭祀、嗜酒、人牲等特征,都更加血腥而原始。比较西周和商代的青铜器,金文和甲骨文,会发现周文化更多地是代替而不是继承了商文化。我们看到周文化的宗法制、分封制会觉得理所当然,但看到商文化的诸多元素就会不解。一部封神榜,当时的“奇装异服”更能反映我们对商文化的理解是多么异于今天,倒是能看到三星堆文化的影子。

    一部封神榜让我们认识殷商

    甲骨文的原件大多四散,留在国内的很多都被国博收藏

    甲骨文从19世纪末被发现,经王国维等大家的解读和发展,今天已经能辨认一两千的文字。但正如商文化和周文化的巨大鸿沟一样,甲骨文和金文的差异也是很大的。我们今天的汉字固然能溯源自甲骨文,但实用性的汉字更多来自金文。由于龟甲兽骨的日益稀缺,西周以后,甲骨文的载体也不复存在。近代日本等外国的巧取豪夺,使得很多甲骨文原件流落海外,许多珍贵的原件也保存到条件更好的国家和省级博物馆,留给殷墟的已经不多了。

    甲骨文发现坑

    历史上的殷墟,见证了盘庚迁殷后商代最后二百年的辉煌;今天的殷墟,除了依旧流淌的洹河陪伴在旁,更习惯于静静地沉睡于中原大地上,向前来瞻仰的游客诉说着自己的过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静静的废墟:殷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zvbq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