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起,高声朗读《孟子.尽心章句上下》,其中对于孔子当年受困陈国、蔡国之间的故事颇有感触,孟子认为与上下缺乏交往,没有人及时关注、及时接济有很大关系。孔子为什么会受困于陈蔡之间,也是有原因的, 《论语 卫灵公》中记载:“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卫灵公本来想问孔子如何打仗用兵的策略,孔子心理想卫国这么小,不好好安心搞好生产,国家实力如此薄弱怎么打仗?不是自毁前程吗?直接了当的说“我只知道祭祀上的事,打仗用兵的事我一窍不通”。
于是卫灵公相当不高兴,孔子只好第二天一大早就出行,准备工作都没有做好,包括没有带好足够的干粮,结果走到陈国蔡国之间就断粮了,跟随的有人生病了,不能够再走了。子路很着急,于是就问“难得君子就这样安于贫穷吗?”孔子就教训子路“君子即使贫穷,也能够固守本分固守原则,安贫乐道,小人一旦穷了,那就什么下三滥的事都干的出来”。后来幸亏颜回弄到米,解决大问题!
孟子曰:“君子之厄于陈蔡之间,无上下之交也。”
大意:
孟子说:“君子受困于陈国、蔡国之间,是因为上下没有什么交往。”
个人看法:
在生活中,尤其是在创业过程中,有时候出现类似于孔子这样的“受困于陈蔡”的问题在所难免,那么我们该怎么因对?是学习孔子安贫乐道?还是学习子路为了摆脱困境,不管三七二十一,采取非常手段渡过难关再说?
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但是一条基本原则:必须基于良知!基于正道,不可以让他人利益受损。
所以孟子的观点很有见地,要做到“上下有交”,这个太重要了。
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一个人身处困难境地,只要有团队在,就会渡过难关,或者整个团队身处困境,只要我们把周围的人际关系处理好,就会赢得上下多重力量的帮助。孔子为什么会受困于陈蔡?主要是:
第一、得罪了卫灵公,没有好好地与卫灵公交流,双方都有各自的陈见与误会。于是孔子觉得在卫国一天都呆不下去,准备工作都没有做好,第二天一大早急急忙忙拉着团队就往陈蔡边境跑;
第二、到陈国与蔡国的计划过于突然,缺乏计划性,兵马未动 粮草先行,一大群人粮草不够,其实是很危险的,尤其是没有派人跟陈国或蔡国打好招呼,希望他们派人派资源来接应。
所以,卫国到陈蔡两国路途遥远,加上粮草不够,一旦有人生病,不能行走,就会出大问题。
孔子与团队受困于陈蔡之间的故事,给我们最大启发就是:这种事情原本就不应该发生,关键还是没有重视上下交往关系的重要性。
回到现实生活中,我们发现自己有时候的困难,只要我们积极寻找帮助,处理好上下交往关系,其实是非常容易解决的。如果我们在创业过程中,出现困境,我们就要想到孔子与团队当年受困于陈蔡的被动局面,积极寻找并打通上下交往关系,寻找更多的帮助力量,我们就会很快脱离险境。
余超林早读《孟子》感言集之236:陈蔡之厄
2019-1-21于上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