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0294566/d1f65666f9674e0d.jpg)
我是金融行业的从业人员。搞金融的人大多有同一种病。我给它起名叫:无意识数学运算自控失能症。我们心里总有个小计算器,滴滴答答作响。比如早上去吃豆浆油条。付完账,计算器就自动开机:“归零!”然后不假思索的运算:一根油条2元,乘以2;一碗豆浆2元。合计6元。这只是开始,它会继续算下去:
油条的原料是面粉和油。一斤面粉炸10根,每斤面3元。一斤油可以炸20根。廉价地沟油每斤5元。酵母、苏打微量,可忽略。早上6点出摊,9点结束,城管没上班,无房租费用。其他设备成本可按10年折旧计,忽略。每根油条成本0.55。大豆每斤3元,豆水配比1:5。纸杯加吸管一毛八。一杯150ml豆浆成本0.255元。我消费的总成本1.355元。利润4.645,利润率343%。每工作日早上像我一样的消费者50人次。年利润60.45K。每天工作3小时左右,扣掉节假日一年大概700个小时。原来他们的时薪与金融行业差不多嘛!这些计算总会自发的进行。职业病真是不好治。
有一天,我的两个同事就在吃黄焖鸡米饭时起了争论。原话不复述。他们的争论可以归结为这样一道幼儿园习题。引发了我们的一些思辨。如有兴趣,不妨你也来算算。非常简单:
一个人,花8元买一只鸡,9元卖出去。又花10元买一只,11元卖出去。这个人一共赚了多少钱?
![](https://img.haomeiwen.com/i10294566/76ca42105536762a.jpg)
为了给您一点时间思考。我先来一段留白。您若是觉得思考好了,可以往下看。
|’’’’’|
| 清 |
| 屏 |
| 神 |
| 器 |
| 定 |
| 海 |
| 神 |
| 针 |
|,,,,,,|
答案会是2吗?您觉得有这么简单吗?要不要再思考一下下?再给您点时间认真点对待吧。
|’’’’’|
| 清 |
| 屏 |
| 神 |
| 器 |
| 定 |
| 海 |
| 神 |
| 针 |
|2号|
|,,,,,,|
好了,我把同事们的观点罗列一下供您参考:
一、纯数学角度计算,假如手里有8元。8块进9块卖,赚1元;借1块去进货,11块卖。卖完还人1块,还剩10元。10-8净赚2元。这是幼儿园算法;
二、经济学上讲,共有三次交易。第一次,8块进9块卖,赚1元;第二次,花10块买你9块钱卖的那只鸡,赔1元;第三次,10块进11块卖,赚1元。合计只赚1元;
三、从操盘手角度看,这只鸡买进、卖出,再买进,卖出。原本8块进11块卖的活儿,应该赚3元,却愚蠢的操作成了只赚1元。这绝对是赔了2块;
四、垄断企业家说,一只鸡8块进,11块卖。两次交易,最后手里应该剩14块才对。你个小王八蛋只拿回来10块。给老子赔了4块!
你瞧,他们说得是不是都有道理?纯数学答案是赚2块。但经济学上看。别人很简单的8块进11卖,赚3元的买卖。被这小子急于出货,中间又追加投资成本,虽然后半截也赚钱,但从追加成本到最后完全是白玩的。对比宏观经济,落后了那两段。表面上赚,实际是赔。
99%的人,只看到了两次交易,共赚2元;而具有老板思维的人,会考虑更多的市场因素。他们认为,由于操作不当或用人不当导致应赚到的钱缩水,就是亏损。而位于垄断地位的寡头,即便是话语权的减弱,都难以接受。
![](https://img.haomeiwen.com/i10294566/4ab47122e171e816.jpg)
那么我们是否也要思考一下,每月所赚到的数字,是否真的代表你赚到了相应的购买力呢?
点赞并成为精彩评论获赞最高者,获赠贝5枚。截至1月22日20:00。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