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点历史历史
第二章 春秋无义战26‖仅仅三年,秦国怎么啦

第二章 春秋无义战26‖仅仅三年,秦国怎么啦

作者: 莫小谈 | 来源:发表于2018-05-14 10:07 被阅读227次

公元前260年7月,赵括任长平主将,主动出兵进攻秦军。9月,史上最惨烈的“长平之战”一战定音,秦军大胜,坑杀赵军45万余人,赵王割地求和。

前259年1月,范雎生事,白起撤兵。

后,赵王反悔,拒不献地。前259年10月,秦昭襄王命五大夫王陵率20万秦军,兵指赵国都城邯郸。

危难之际,赵国联合楚魏,奋力抵抗。公元前257年12月,魏、楚联军抵达邯郸,迎击秦军王龁与郑安平部,王龁溃败,郑安平降赵。邯郸一战,秦军损伤30万,吃了一次自秦孝公以来最惨痛的败仗。

有网友不解,问为什么同为“虎狼之师”,短短三年时间,却变得如此不堪一击。那今天就唠唠这个事儿。

首先,从兵力上来看,长平之战秦军虽胜,但也艰难,可谓“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白起有言曰"今秦虽破长平军,而秦卒死者过半,国内空。”

邯郸之战,秦军出兵共32万(也有称60万,无考),第一批王陵作统帅20万兵;第二批王龁作统帅10万兵;第三批的2万兵,由“茅厕将军”郑安平率领。

史书记载共计32万。而三国联军兵力有38万(又说60万,亦无考),其中魏军8万,楚军10万,赵军20万。

所以,单从兵力上看,秦军不占优势。长平之战后,为了解决征兵困难,丞相范雎将征兵的年限宽泛一岁。

所以,秦军本次出征的士兵,有相当一部分是未上过战场的娃娃兵。但,楚魏联军派出的,都是精兵强将,魏武卒那不是吃闲饭了,杀秦国幼儿兵,就是“小儿科”。

其次,从统帅上看,“长平之战”秦军统帅是白起,而“邯郸之战”,由于白起拒不领诏出征,秦军统帅王陵、王龁,援军主帅郑安平,三个人加起来也不是赵军廉颇的对手。 

况且本次出战,集结了“战国四公子”的三位公子哥——赵胜、魏无忌、黄歇。

另外,当时的“国际形势”,楚魏两国均意识到“唇亡齿寒”的危机感。平原君赵胜“编妻妾入行伍”,组成3000人的敢死队。

楚魏联军也明白一个道理:“救赵者,亦以救魏楚;救一国者,亦以救六国”。所以,三国联军的“大无畏精神”,也提升了军队的战斗力。

此次秦军失败,有以上原因,也有秦王一意孤行的因素在里面。

相关文章

  • 第二章 春秋无义战26‖仅仅三年,秦国怎么啦

    公元前260年7月,赵括任长平主将,主动出兵进攻秦军。9月,史上最惨烈的“长平之战”一战定音,秦军大胜,坑杀赵军4...

  • 春秋无义战

    春秋无义战。彼善于此,则有之矣。征者,上伐下也,敌国不相争。

  • 春秋无义战

    “春秋无义战”,应该是我能想到的最简单粗暴但是最精辟的定论了。春秋时期列国的表现,尤其是政客们的言辞,几乎无一例外...

  • 春秋无义战

    春秋无义战,春秋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期,由于西周末期由于王室衰微,各诸侯的势力壮大起来,原有的周礼的制度秩序被破坏掉...

  • 《 秦晋殽之战》之正义

    孟子说,春秋无义战,天下无道,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所以,秦晋殽之战是诸侯秦晋自行发动的战争,本质就是秦国和晋国之间...

  • 春秋无义战(二)

    春秋初期的形势春秋初期的形势 春秋这个时代得名于孔子编订的鲁国史书《春秋》。孔子希望通过编订史书的形式“上明...

  • 春秋无义战(三)

    天子没了威严 1.“郑伯克段”,这让孔子很难办 《春秋》开篇记载了“郑伯克段于鄢”,算是春秋开始。短短六个字却...

  • 春秋无义战(一)

    一、何为义战 孟子曰:“春秋无义战,彼善于此,则有之矣。征者,上伐下也,敌国不相征也。” 孟子的意思很...

  • 20/09春秋无义战,但却有义举

    “春秋无义战”,是孟子说的。通过读《史记》,感到春秋虽然无义战,但仍然有一些信义之举。 首先,诸侯发动战争的目的,...

  • 第二章 春秋无义战11‖天子没了

    赵襄子联合韩、魏两家,经过晋阳之战,灭了当时的晋国正卿智伯家族。 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签署命令,册封晋国大夫赵...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二章 春秋无义战26‖仅仅三年,秦国怎么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ardd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