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数学思维启蒙亲子教育婚姻育儿
不要小看学龄前儿童的逻辑性,抓住他们思维瞬间的光!

不要小看学龄前儿童的逻辑性,抓住他们思维瞬间的光!

作者: 青藤思维 | 来源:发表于2018-03-26 13:10 被阅读165次

    文|邢小丹

    《光》| 来源:CC0图片网

    1.

    “小K,你最喜欢的数字是什么?”

    说这句话时,我正在收拾教具准备去上课,突然想起这道课堂上的问题,便想看看5岁的儿子如何作答。

    小K抬头看了看我,然后迅速说了一个数字“6”,便继续低头看书。

    我追问原因,小K看上去有点不耐烦,说:“妈妈,我没法回答你。”

    也许是因为母子间的心灵默契,我一下子就理解了小K拒绝回答的原因——我这个问题太大了,他没办法在短时间内清晰梳理并表述出所谓“最爱”的理由,这是不合逻辑的。

    事实上,即使是对一个毫无准备的成年人问出这样的问题,也是唐突的,带有压力感的,甚至有失礼貌的。

    我马上意识到这个问题。于是,在课堂上进行到这一环节时,我对这道问题进行了符合逻辑的改造:“小朋友,请你们说一说,今天,此时此刻,你最喜欢的数字是什么?并说出理由。”

    事实证明,经过这样的问题改造,孩子们回答起来就轻松多了。

    而这,其实是一次数字敏感度训练。

    2.

    是的,我有一群可爱的学生,他们都是5-6周岁的学龄前儿童,在每周的一个固定时间,会跟着我一起玩上一会儿,探索数学世界的奥秘。

    他们大多没有接受过正式的数学启蒙,对数学运算并不熟练,说起话来还颠三倒四、不大完整,有时思维还是片段式的,用大人的话说,就是想起什么说什么,说着说着又去玩了。

    乍一看,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似乎并没有逻辑性可言。但事实真是这样的吗?

    课堂上,对于我刚才的那道问题,小朋友们思考得很认真,回答起来也是有模有样。

    小Q是个5岁半的男孩,很乖很懂事,我一鼓励,就脊背笔直,一丝不苟。他说,他今天最喜欢的数字是100,因为他很想得100分。对于他的认真和努力,我是看在眼里的,而更令我为他高兴的是,他已经学会赋予一个数字以特殊的含义。

    当一个孩子不再将100看成一个冷冰冰的数字,而是化为一种有温度的追求,你能说,这不是一种充满逻辑性的表述吗?

    之后,小R也主动介绍了她最喜欢的数字。“我喜欢8,”小R站起来说,“因为8,上面有一个圆圈,下面有一个圆圈,是上下对称的。”听到这样的答案,好几个小朋友表示了认同,在他们眼中,8就是由两个圆圈组成的,这毫无疑问。我情不自禁地鼓起了掌,可以说,内心是被小R的这个答案“惊艳”到了。

    “对称”,这样的词语出自五六岁的孩子口中,你能说,这不是一种充满逻辑性的表述吗?

    3.

    逻辑思维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甚至是刚出生的宝宝,其实都是有逻辑性的。

    如果你为人父母,相信你也能清晰地感觉到孩子的秩序感——那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规律感,比如他们会对作息的时间、物品的摆放、事情的顺序有些特别需求。尽管孩子的这些需求有时会以哭闹的方式来表达,但不管怎样,孩子的秩序感是一种客观存在。

    事实上,这种秩序感,就是逻辑思维的初始萌芽。

    所以,对于学龄前的孩子来说,秩序感其实也是逻辑性的一种体现。

    秩序感有多重要呢?我认为,这是一种内动力的生成。简单来说,如果一个小朋友形成了一种秩序感(进入逻辑思维的萌芽期),并乐于按照自己已知并认可的行事方式去完整地执行一件事,这就说明他/她的秩序感很强,反之,秩序感就很弱。

    举个例子,秩序感强的孩子,对生活本身的逻辑性要求也相对高,一旦确定下来的事情,就要全力以赴去做,而不是稍微遇到点困难就要逃避。

    我是个对逻辑性很敏感的人。在我的课堂上,各个环节的推进是有规律和逻辑可言的,目的就是给孩子们营造一个充满安全感的环境和氛围,并且帮助他们建立起这种对待事物的秩序感和逻辑性,进而强大起内心的意志力。

    所以,不要小看了学龄前儿童的逻辑性,要善于抓住他们思维瞬间的光。而这,也是我在积极思考并践行的。


    作者简介:邢小丹,简书APP数学思维启蒙专栏作家,对教育有深刻研究,尤其在儿童数学启蒙、思维建构领域见解独到新颖。家有5岁男孩一枚。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科硕士毕业,现工作稳定,爱好读书、跑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不要小看学龄前儿童的逻辑性,抓住他们思维瞬间的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awlc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