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多块,婆婆昨晚炖了一锅一家人份的排骨;八十多块,闺女今晚的一顿肯德基!
昨晚,看着那份不大满盆的排骨,婆婆感慨物价越来越贵;今晚,闺女觉得八十多块实在小菜一碟,因怕麻烦反对下单时使用优惠券。
于是,忍不住,给闺女上起了课。告诉他爷爷奶奶外出赶不回来吃饭,一般都只是十几块钱一人一碗面;告诉她爸爸妈妈虽然在努力创造条件让她衣食无忧,但并不意味着可以让她不懂珍惜。
但又不由得反思,她这么无忧无虑,随心所欲,难道不好吗?我这么努力的工作,生活,不就是想给她创造这样的生活环境吗?
80后一代的我们,见证了太多父母生活的不易。难得做点儿好吃的舍不得吃留给孩子,为省一张车票钱,硬生生走出好多路………于是对于父母,我们除了感恩,更有责任和愧疚,想要回报,想要弥补,想要让他们的后半生能够幸福快乐!
但物资丰富的现在,条件越来越好的现在,闺女一带的10后,再也不用像我们那样看着父母省吃俭用,委屈自己。他们眼里的父母,周末总是带着他们,约着伙伴,一起出游,一起大餐……他们的眼里看不到父母的心酸,生活的不易。自然,他们对父母就少了这样一层亏欠。
新时代的亲子关系,就这样更轻松更快乐一些难道不好吗?为啥还要用父母的不易来让他们心怀感恩呢?
选择生育一个孩子,有幸得到一个宝贝,你的初心是什么呢?是养儿防老?是求恩图报?
恐怕都不是吧,你的初心只是想拥有一个你生命的延续,一个健康快乐的小可爱,陪她左右,伴她成长。
只是陪着陪着,因为付出多了,想要的回报变开始跟着变多了。想她看到你的付出,想她对你的付出有感恩,有回馈!而这本身已经让爱不再单纯!
当然,在此并不是说不让孩子感恩父母,更不是要挑战“孝”的文化!只是想探讨,新时代的亲子关系,到底应该是什么样的?而什么样的亲子关系,才是更健康、更舒服的亲密关系呢?
我想,首先是要平等,不是父母给了子女生命,尽了养育义务,就天生高子女一等。给她生命,对她养育,都是你在主动的选择,而她只是被动的接受,真要发表点儿意见,恐怕也应该是处处处于被动的孩子吧!
其次,是要尊重。子女尊重父母,父母也要尊重孩子。作为相互平的的个体,尊重对方的决定,尊重对方的选择,小到餐桌上食物的选择,大到升学就业的决定,家长可以提供参考意见,但最后的决定权只能属于孩子。
第三,是要沟通。如果说三年一个代沟,那么父母之与孩子,实在隔了太多代沟。代沟在那里,可能不能消失,但却能通过沟通,让对方明白自己在想什么。或许不理解,或许不支持,但必须清楚的知道,才能减少不必要的误会和担忧。
八十多块,不受控制的思绪又跑到了九霄云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