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道纵横官场几十年,被称为官场不倒翁。他走马观花似的,把领导卖来卖去,换来换去,一直都能被重用,可见冯道这个人的厉害之处。他对人性的认知入木三分,纵观历史也是无人能及。他的作品《荣枯鉴》,受历朝历代的权谋人士所推崇和喜欢。
《荣枯鉴》有句话对朋和敌人的关系作了定义,他说:“顺则为友,逆则为敌,敌友常易也。”这句话的意思很直白,顺应自己的人就是朋友,反对自己的人就是敌人,敌人和朋友是互相转化的,不是固定不变的。
从现代人角度来看,这句话肯定有些偏激,但也是不无道理的。现代人不也经常说,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利益的变化决定着关系的变化,合作有利就是朋友,彼此有害就是敌人,简单直接道明了人际关系的本质。
南北朝时期,刘宋在废帝刘子业残暴的统治下,大臣们和亲王们,终于忍不住了,把废帝刘子业给弄死了。这时候刘宋出现了两个政权,一个宋明帝刘彧政权(也可以称为湘东王政权),一个是晋安王刘子勋政权,也称为寻阳政权。这俩个政权争夺长江以南的统治权利,以寻阳政权失败告终。
寻阳政权的实际控制人物是张悦和邓琬。最初的时候寻阳政权很厉害,就差京都没有被占领了,由于内部和外部的原因,寻阳政权迅速衰退全面崩溃,在奔溃以前这俩人发生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
当时的寻阳政权是时时刻刻有危机的,带兵打仗的将军刘胡逃走了。掌控政权的邓琬听到这个消息,内心也是惶恐不安。一时间想不到办法,就把团队核心人物们找来商量怎么解决目前的情况,可是大家都找不到办法。
这时候邓琬的合作伙伴张悦假装有病,让邓琬到自己的住所来商量解决办法。张悦提前让手下埋伏起来,等他来了打算杀掉他,对手下们说:“就以我让你们拿酒为信号,让你们拿酒,就出来杀了他。”
邓琬来到张悦的住所后,张悦对邓琬说:“你当初第一个坚持称帝,现在事情危机,你有什么办法?”
邓琬说:“应当杀掉晋安王刘子勋,查封仓库,投降宋明帝政权。”张悦对邓琬说:“现在你宁可出卖殿下,也要保全自己活命吗!”于是呼唤拿酒,张悦的儿子张洵,提刀冲出,砍下邓琬人头。
中书舍人潘欣之听说邓琬被杀的消息,率兵抵达张悦家门。张悦派人告诉潘欣之说:“邓琬打算谋反,已经斩首。”潘欣之才撤回。
张悦逮捕了邓琬所有的儿子,全部杀掉了。随后张悦就独自乘一只小船提着邓琬的人头东下,向朝廷建安王刘休仁投降。
后来寻阳大乱,不久朝廷沈攸之的大军到来寻阳,沈攸之杀掉了刘子勋,把晋安王刘子勋的人头送回了朝廷。
张悦和邓琬都已经看到了即将要失败,已经想到要投降了,但是投降了也要保证依旧受到重用,还要能够捞到好处,不然就死路一条。所以他俩的想法是一样的,都是要用别人的人头来为自己的荣华富贵买单。
张悦害怕邓琬以商议对策的借口屠杀掉自己,就假装称病,然后再以商议对策的借口把他诱惑上门,给他挖个大坑,让他往里跳。邓琬毫无防备,大概做梦也不会想到张悦会杀了自己。
邓琬说的有道理,这时候把领导卖了可以获得重用。张悦看起来高大上的质问邓琬,也只是为了稳住邓琬而已,好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一击毙命。张悦自己也想杀掉刘子勋,但是又怕有个不忠不义的名声,害怕自己让宋明帝怀疑而得不到重用,所以张悦选择了对邓琬下手。
再者说杀掉了晋安王刘子勋就等于抢了沈攸之他们的功劳。夺了别人随手可得的功劳,即使获得重用,也是死路一条。因为你把属于别人的功劳和利益夺走了,他们会打击报复。
杀掉队友邓琬是最好的选择,邓琬的价值本身就非常大,以邓琬的价值可以换到高官厚禄。后来张悦果然获得重用。这充分证明了张悦卖队友行为是正确的选择,同时刘宋明帝免除了那些有气节之人的死罪。如果当初杀掉刘子勋,恐怕反倒成了麻烦事。
后来张悦做了襄阳太守。之后又做了雍州刺史和宁远将军。公元470年任三巴校尉,加持节,辅师将军,领巴郡太守。在没有到巴蜀之地上任的时候就挂掉了。
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成就自我的时候,总会牺牲别人的利益。所以因为利益变化,经常有卖队友的事情发生,这和队友是小人还是君子没有任何关系,只是因为不卖队友,自己就受害,大多数人都会选择牺牲别人,来保全自己。
读书修炼智慧,让自己成为一个有智慧的人,纵横人生。文章纯属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