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时分,余下的夕阳打在身上,把影子拉得长长的。地上的碎纸片被风吹来吹起,不停的在原地打转不知道是不是找不到了归家的路。
当我打下这段文字的时候,我已经126天没有回家了,这也是这么多年我离家最久的一次。
端午节那天早上醒来给妈妈打电话,接电话的是爸爸。他兴奋地说:“这次过节还回来吗?”他的语气就如同一个小孩子在等待一个盼望已久的玩具。
“不了,我今天还要加班,等我……”
我话还没有说完,就听见爸爸把电话递给妈妈,他们在那边争执的声音。
妈妈接过来电话替爸爸打圆场说:“你爸有点事,就让我接电话了”我笑了笑没说话,妈妈仍旧一个人前言不搭后语的说着一些家常。
“好久没回家了,过两天我回趟家吧”
“你还记得你读高中的时候你爸爸和你说过的话吗?说你只要出了省他就天天在家哭。你当初执意要出去,你爸不想因为自己耽误了你。可现在倒好半年都见不到你一次,这样的话你就在外面好好照顾自己吧,别总想着回家了。”
妈妈说这些话的时候语气很平淡,我不知道他们是不是已经习惯了这样无尽的等待,还是已经习惯了我给他们带来的的一次又一次的失落。
挂完电话眼泪簌簌地往下落,心里空空的总觉得缺少了点什么,那一刻有种想要立马冲到他们身边的冲动。
记得之前每次回家给他们打电话,他们都会很开心的数着日子。期盼是最漫长的等待,知道他们的习惯后,我都改在回家的前一天晚上打电话告诉他们。
每次出车站都能看到爸爸踮着脚寻找我的身影,那时候回家对于我来说就像小鸟归巢。在家大吃大喝大玩几天,然后心满意足的拿着父母给的钱抱着鼓囊囊的书包离开。离别对于我来说没有太多的不舍,因为我知道他们就在那里,不管我飞多远,线就在他们手里,只要他们稍一拉绳我就能回来。
可是现在他们老了想要收线了,却发现放出去的线太长了,他们收不动了。我也曾感受到他们收线的力度,但这么久的漂泊我早已不再是那只身轻如燕的风筝。身上套牢了太多的枷锁和羁绊,我没有办法义无反顾的卸下所有的装备,飞回到他们的身旁。太过用力,只会绳索俱裂,终究是我太过自私了。
年初的时候爸爸来北京,我们聊了很多从过去到现在再到未来。那天他不停的喝酒,后来我们就开始吵架。我气冲冲的拿着衣服转身就离开了,他在后面喊着我说;“你等等我去送你。”等我到楼下转身的时候看见他打着趔趄,手里拎着给我带的好吃的,讪讪的笑着眼睛里亮亮的。
我们就这样站在街边对视着,一句话都没有说。沉默许久他跟我道歉说:“我忙碌了一辈子也帮不上你什么,年纪了还给你带来这么大的压力。”他低着头像个犯了错的孩子,言语中满是自责。
就这一幕直到现在我每次路过那条街的时候仿佛都能看到,爸爸的身影和他那天的神情。想到这些的时候心里不是失落也不是难过,而是有一种莫名的恐惧,我怕他们就这样老去。
对于我来说父母是我前半生的依靠,而对于父母来说我却是他们余生的牵挂。工作,朋友有太多的事情来占据着我的生活,对于父母我终究给不了他们对等的感情。
再或者说这本不是能够用来划分等号的感情,他们也从来不会去计较。对于他们来说能做的也就是守着电话,关注着我们生活的城市的天气,望着我们所在的方向。
其实无论我们走多远,飞多高他们在我们心里的位置都无可取代。那是一份千金难买的安心与踏实,说起这些还是挺神奇的。我有多年的睡眠障碍,成宿的睡不着觉。起初靠药物还能够睡的踏实,后来药物开始出现副作用让我不得不间断。可是无论多么严重的睡眠障碍回到家都会彻底的消除,倒头便能呼呼大睡。
望着窗外的世界,收回万千的思绪。我好像明白了什么叫做有父母的地方就是家,而不是有房子的地方就是家。就如同有灯火通明的地方不一定是家,而有人等待的地方一定是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