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的年味

作者: 冯菇凉 | 来源:发表于2022-01-10 21:56 被阅读0次

    文/菇凉

    上班坐到位置上,抬头望了一眼躺在桌子上的日历。日期告诉我今天是腊八了旁边还有一个警察日。

    对呀,前几天同母亲和妹妹视频,妹妹还说:“妈,腊八了,记得熬点八宝粥喝喝。”我在一旁附合道:“对,要买点喝,我总觉得妹妹成长了很多,也改变了许多,让我很意外。”

    “不用,你买的藕粉冲点就行,”母亲应付着。

    “那哪行,那不一样,那又不是腊八粥。”说完这句话,我感觉很惭愧。

    我已经两年没回家过年了,两年没给母亲拿到大馒头了,老家说女儿是妈妈的大馍(过年拿大馒头的)。这个说法是很早以前穷苦的时候流传下来的,那时候很穷,有了女儿过年就能吃上白花花的大馒头。

    如今,条件愈发好了起来。每次过年的成箱礼品都取代了儿时挎着的小篮子。什么都可以少,唯独不能没有了大馒头。

    母亲已经两年没吃过女儿亲手送的大馒头。也没喝到我拿的八宝粥,母亲最喜欢喝成罐的八煲粥。

    都说过了腊八就是年,腊月二十三是小年,也是过年的彩排。

    今天老家本是解封的日子,但是结果小学却放假了,考试都没考,更别提解封了。我最大的担心又加重了许多,雨也越下越大了起来。

    在这个几平米的小出租屋内,感受不到一丁点的年味,没有鞭炮声,门口也没有大红色的春联,家家紧闭着大门,路上也看不到一个人。

    偶尔吹来一阵阵刺骨的寒风,增加了几分思乡的味道。

    今天看了老舍一篇《北京的春节》开头就讲了腊八节。在腊八那天,人家里,寺观里,都熬腊八粥。是用所有的各种的米,各种的豆与各种的干果(杏仁、核桃仁、瓜子、荔枝肉、莲子、花生米、葡萄干、菱角米……)熬成的。

    说起来与我老家的很相近,貌似没有葡萄干。

    过了腊八就是腊月二十三了,一般这个时候记得都是领通知书的日子。也是家里过油炸丸子的日子,记得儿时每年的这天。家里的抽屉都会翻箱倒柜的拉了出来,塞满了各种报纸书籍。最后摆进去的确是花样百出的包子,馒头。

    屋子的中间,都是用席子搭的架子。上面躺满了包子馒头。奶奶说这都是过年招呼亲戚的,最喜欢吃的却是粉丝豆芽猪肉包子,软软的咬上一口,感觉富可敌国。

    从早上忙碌到一晚上,蒸完了大馒头和包子。奶奶是个手巧的老太太,她会做枣园。

    在奶奶熟练的操作下,面被分成了一条条、一块块、三下两下一卷一拉,枣园也就成了,中间再插上几个红枣,相当漂亮与诱人。

    每次吃饭时,我们几个都争先恐后的吃枣园。遗憾的是那个年代没有智能机,无法留下奶奶高超的手艺功夫。

    类似这种 但是总觉得没有奶奶蒸的好看 好像这种

    当然这一天还要祭灶。这一天家里大大小小的除了打扫卫生之外,还要吃麻糖棍,就是用芝麻做的糖,寓意是怕灶王爷到天庭告御状,用糖糊住他的嘴,让他多说点好的。

    听的最多的就是燃放鞭炮的声音,只要哪里一结婚办事,总免不了一群孩子去争着抢着捡漏。如果捡到一个,都能乐上半天。

    如今的年味已经越来越淡了,家里腊月二十三也没人蒸大白的馒头了,奶奶也不在蒸枣园了,就连大馒头也都用大面包替代了。

    走亲戚时再也不是你推我攘的,留下几盒饼干和几个苹果了。成箱的礼品万字替代了这些,虽然钱贬值了,亲情也随着淡化了。

    如今的走亲戚也都应付了事了,偶尔说上两句,接着还是各看各的手机。究竟是世道变了,还是我们长大了。

    或许年味一直在,变的是我们的心。不信问问小孩子,他们还是和我们小时候一样盼望过年,有着新衣服,有着压岁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儿时的年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cjvc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