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紧追赶,却拽不住时间的手。虽已立秋,依然是燥热难耐,青岛的初秋还是在夏的怀里,但早晚的时候,还是有微凉的区别。
最近,沉迷于董卿主持的《朗读者》第二季,看到有一期关于"诗词的女儿"叶嘉莹先生传奇的人生,94岁的她立志要在离开世界以前,将吟唱唐诗宋词的声音留下来,献给爱好诗的人们,让我们看到为什么她是尊为"先生"的风骨。她吟唱《报任安书》的风采,久久不忘,她教的学生显示在舞台的《春晓》、《静夜思》、《出塞》等千古绝唱的佳作,蓦然唤起我曾经对"唐诗宋词"喜爱。
初秋,悄悄而来纵然没有厌烦,工作中是汗,休息中还是汗,昼夜空调陪伴着难耐的夏。骄阳在酷暑中迈进了秋天的门槛,总觉得还是徘徊在夏天的酷热里,似乎也适应了酷热,适应了流汗,恰又沉浸在唐诗宋词里,全然忘却了对凉爽的期盼。
翻出N年前上"夜大"时的诗词书且看孟浩然的《初秋》
不觉初秋夜渐长,清风习习重凄凉。
炎炎暑退茅斋静,阶下丛莎有露光。
译文:不知不觉就立秋了,夜也渐渐长了。清凉的风缓缓地吹着,又感到凉爽了。酷热的夏天热气终于消退,房子里也安静了。台阶下的草丛也有了点点露水珠。
每每吟起这诗句,就会有一种美的向往和遐思在心中轻漾:带着浅秋的微风和雨露,还有几分夏末的余温,花不语,初秋悄悄的,悄悄的就来了。
再看杨万里的《初秋.行圃》
落日无情最有情,
遍催万树暮蝉鸣。
听来咫尺无寻处,
寻到旁边却不声。
译文:初秋在园子里散步夕阳看似无情,其实最有情,园里树上的蝉,正趁着太阳落下的短暂时间,拼命的高声歌唱,园子里一片蝉叫声。蝉的叫声好像就在身边,可是你却无法找到他们,因为,当你找到它跟前的时候,它好像知道你来了,鸣叫声立即停止了。
秋淡然着,依旧悄悄而来。多美的夕阳景观,为什么我们今人对此视而不见?让夕照之美,远离我们的生活,远离了我们的心灵呢?
这样意境满满的诗很多很多,诗人笔下初秋是不是很恬静雅致?!我羡慕古人,他们的对秋的感悟和抒发朴素真实,情有独钟。他们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苦觅跋涉,他们内心向远思绪灵动,他们的慎察和操行及胸怀都融进那不朽的诗意,也超越时空流进我们的心宇。
"野旷天低树,江青月近人"。"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独怜幽草澗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这诗对秋的感悟和抒发,犹如明媚的苍穹下,让我们融进了一种纯粹高远之美。即便是暮秋,也是很壮美,也能生发出深情吟咏,毫无悲切和伤感,这样的诗自然有远离尘嚣的美。我读着这些诗在思索:如果有幸听听叶嘉莹先生的吟诵和歌唱,定会使我神魂俱醉,感知真正的诗和远方。
这时节,读诗诵诗,送走2018年夏天最后的热度。那么秋天,真的就悄悄的到了。在诗词里,秋天是收获,是闲适,是自省;秋天是思念,是沉淀,是更替的盛衰......
在初秋时节,当我们像古代诗人一样走进自然,以真心看待世间万物,就会放下一些杂念,走进诗词的境界。
我们一同赏诗,一心向美,珍惜这份短暂的清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