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622787/1c2f92841f0dda92.jpg)
又是一年中秋时,月照故乡亦照我。儿时不知玉兔美,只羡月圆月饼香。
距中秋节还有两天,家里已经有好几种月饼了。儿子一一拆开,挑选着自己喜欢的榛子巧克力味。
一边有滋有味的吃着,一边还不解地问道:明明是米旗的,为什么又是法式的呢?
月饼是中国的特色。月饼品种繁多,按产地分有:京式、广式、苏式、台式、滇式、港式、潮式、甚至日式、法式等;就口味而言,有甜味、咸味、咸甜味、麻辣味;从馅心讲,有五仁、豆沙、冰糖、芝麻、火腿月饼等;按饼皮分,则有浆皮、混糖皮、酥皮三大类。
想想现在的人,尤其是孩子们好幸福啊。他们能吃到各式各样的月饼,除了月饼还有各种水果。
01我们儿时的中秋节
大约是我上了小学高年级以后吧,每年过中秋节就如同过年一般,心里有一种强烈的期盼。因为这个时候可以吃到很难吃到——只有过年才能吃到的点心,也就是我们小时候的零食吧。同时还可以吃到一两种水果,运气好的话可能会更多一些。
我们家算是幸运的。父亲在外工作,每到过年过节都有发东西,中秋节自然是月饼了。那时候的月饼没有漂亮的包装。都是用那种麻纸包起来,4个或者6个一包,再用纸绳子捆起来。
中秋的晚上,吃过晚饭,妈妈就让我们把月饼打开。给我们姐弟三个一人一块,记忆中似乎只有五仁和黑芝麻的,我们会吃得津津乐道。然后,妈妈又从银柜里取出几个大大的黄元帅苹果,让我洗干净,一切两半,一人一半。那股子甜甜的苹果香味,至今还记忆犹新,特别诱人。运气好的话,妈妈也会提前几天到山里去打些野栗子,剥皮,晾干。中秋的下午早早就炒熟了,晚上一家人或坐在门口,看着月亮,边吃栗子边聊天,或者没有月亮的时候,就一起围坐在炕上,也吃也聊。这就是我们儿时的中秋节,满足了口福便是莫大的开心。其实,那时候与家人的团聚,才是现在心里中最深的记忆。
所以,突然灵感一现,我与儿子做了个约定:无论什么情况,以后的过节——大的节日,都一定回家,跟家人一起度过。
因为,最长情的告白就是陪伴。
02 母亲的陪伴
最近读龙应台的《地久天长》写给美君的信,感触非常多,也特别深。
龙应台毅然决然放弄公职工作,回老家陪伴已经不认人的母亲。她看着院子里的红彩木,母亲安静地坐在她身旁插着耳机听越剧,她轻轻的跟母亲说话,从红彩木说到王阳明说到笛卡尔说到神经学 ——她多么希望母亲能够听得懂。
她的两个儿子都在国外,她们同样约定,每年都要抽时间各自单独陪母亲外出旅游一次。
人的一生何其短暂,最亲的人在一起的时间又有多少?孩子小的时候,母亲一直都陪伴着孩子成长,而母亲老的时候,有多少孩子会陪在父母身边?
我基本上每天都给父母打电话,有时候过年过节也会回去看看父母。平时的时候,也有顺道回家的时候,虽然总是匆匆而过,但是父母的开心全在脸上,我能深深的感受到。
多想一直陪着他们,早上一起早早起床,带他们到地里田野间走走,看看果子长得如何?路边的牵牛花是否已经吹起小喇叭,草尖上露珠折射出七彩的光。
然后一起回家做早饭,看着他们香香的吃着。
中午给园子里除除草,为瓜果蔬菜浇浇水。
黄昏时一起坐在院子里看落日幽幽晚霞满天。
晚上听妈妈唠叨村子里的事情,看她们轻轻的入睡。就像小时候,他们陪着我一样。
03 心里的期许
可是,我不能,真的不能。
太多的牵拌,让我无法超脱。也许,也要等到像龙应台的那个年纪,那个时候才可以吧。佩服她,更多的是羡慕她。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我期待中秋夜圆圆的月亮,更希望天下所有家庭的团圆。
中——秋——节——快——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