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梁树丽
单词听写大赛现场七年级单词听写大赛的想法是我提出来的,我的目的就是为了提升学生对背单词的热爱,同时我们也想看看学生掌握的单词量。
按照计划,我们周五课间操时间如其举行,原本每个班抽10名学生参加,但是考虑到学生的热情,我们也没有做硬性的要求,最后参赛的学生有54人,但及格的学生人数只有18人,这个结果令我们汗颜。
从这个结果上看,及格的人数真的是太少了,全年级250多个孩子也只是有18个孩子勉强达标,那么其他剩下孩子的词汇量更是少的可怜。
我们不怕孩子们基础差,但是怕的是孩子们不知道去弥补,去努力,事实上也正是如此,很多孩子到初中两个月了竟然还不知道上课为何物,进入教室不知道拿书本,不知道做笔记,主打一个随心所欲。
听课的学生也让人啼笑皆非。孩子们听课的状态可以用游离定义,一个个思想飞到了九霄云外,讲了半天了他们还处于待机或死机状态,虽然课堂上反复强调提醒,但是收效甚微。
就拿背单词这件事来说,我把能教给他们的方法都讲了一遍,但是孩子们还是不会背,他们压根就没听老师在讲什么。
当然让人心焦的还不止这些,按理说成绩差就赶紧补救,但是孩子们不着急,他们根本不把学习当回事,唯一一个当回事的只有我们老师。
我的头很疼,尤其是当比赛结果出来的时候。
一等奖 二等奖 三等奖不难看出七四班的实力太强了,而我教的七一班太弱了,连我平时最看好的孔铭同学三等奖也没有有得到,这个结果让我诧异,当然最多的是对自己教学的反思。
我这一周都在带着孩子们复习单词,按理说我们复习的时候比他们两个班要多上许多,但是孩子们写出的单词量却要少许多。
这次比赛的题是我设计的,我一共设计了6大道题,除了英译汉,汉译英,词性转化,课文精彩段落再现,我还设计了作文,但是在批改的时候,我们发现课文精彩段落再现是最差的,也就是说学生对课文的阅读上不去。
学生试卷我疑惑的是我每天课堂上都带着孩子们读,但是为什么他们依然不会呢?如果说我没有检查也不对,因为领读的是学生,难不成是因为我们写的少吗?
我们常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孩子们只是在练嘴皮,而他们对句子的思考却没有,就像他们读
I started to write it down.但是当用到start 造句的时候,他们会在后面加上动词原形或其他。
不管怎样,我们面对问题的时候要首先从“自己”出发,我需要考虑的是自己应该做出哪些改变,或者我如何加大评价的力度,而不是追求速度。
班上不管怎样总是有十个学生是能学会的,我们就把这10个学生严格要求,让他们学得更好就行,而不是把时间浪费在不学习的孩子身上,让自己徒增烦恼。
这一周再上课的时候,我要对他们一个个检查,一个都不能少,这是我需要做出的改变。
我也需要找他们一个个谈,思想引导不能松懈,当然这周我们期中考试,考试结果对我们又是一个重要参考,我们必须把培养名单确定下来。
我们要放弃救助情结,对于压根不学习的孩子,我们不要在他们身上浪费时间,因为我们无法改变他们,即便是想改变也得他们愿意被改变,否则师生之间很容易有矛盾冲突。
当然百说不如一练,做题是关键,现在孩子们没有任何资料,而且学校又没有纸印刷,所以我们必须把重心先放在熟读课文上面,把课本上面的语篇熟读。
外研版新教材的确很难,生单词随处可见,学生学习起来很是吃力,但是我们也要一点点去啃读,去磨嘴巴,没有捷径可循。
李雪老师说自己是在考前让学生背诵了单词,其实我们每个人的班上都在背诵,但是学生的态度却很明显被划分出来了,我们要学会向优秀学习。
但是我们也应该明白这次的单词测试也给我们很大压力,学生的词汇量太少了,及格人数18个,我们的优等生少的可怜,我们必须先去培优,而不是去补差。
我这周给孩子们布置了重新读课文的任务,但是班上真正做到朗读的孩子没有几个,家长根本指望不上,所以一切都需要我们自己去努力,周末作业以后不需要布置,因为布置了也没有人写。
明白现状,才能直面惨淡经营,就是如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