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巧于拙

作者: 无为而修 | 来源:发表于2023-04-14 06:29 被阅读0次

谋进藏巧:抱朴守拙,先隐后等。

司马懿出生时,大汉王朝已行将就木。

他虽“少有奇节,博学洽闻”,但生逢乱世,想要“学而优则仕”也并非易事。

当时,身为司空的曹操求贤若渴,听闻司马懿学识过人,便派使者前来征辟。

但让曹操没想到的是,素有治国平天下之心的司马懿却选择了拒绝,理由是:得了风痹,已经瘫痪在床了。

23岁小伙得风痹?

阅人无数的曹操自然不信,于是他暗中派出密探,悄悄潜到司马懿家细细观察。

可惜司马懿早有准备,任凭手掐针扎也纹丝不动,用精湛的演技成功骗过了曹操的耳目。

素有大志的司马懿为何隐而不出呢?

他是在观望。

彼时群雄并起,曹操只是崭露头角,谁能逐鹿天下尚未可知,司马懿不想“所托非人”,于是退而求隐,继续观望时局。

司马懿这一隐,就隐了7年。

深藏在家的司马懿足不出户,每日与书为伴,时刻关注外面局势的变化。

直到曹操打败袁绍、成了天下最强霸主后,司马懿才欣然应召。

初入相府,司马懿并不急于表现自己,他依然藏巧守拙,从不主动出谋献策,而是默默地观察揣摩朝堂局势走向。

他在等待,看准曹操的继任者后,争取直达目标的捷径。

一年又一年,司马懿整整蛰伏了7年,才最终下定决心:暗中辅佐曹丕,力挺他上位。

但不管是给曹操进言献策,还是给曹丕出谋划策,司马懿从不张扬、也不争先,只是尽心尽力做好臣子的本分。

尤其是被曹操发现他有身子不动,脑袋180度向后转的“狼顾之相”后,司马懿更是谨言慎行,甚至连喂马这种小事都躬身力行。

正是这份先隐后等的藏巧之能,让司马懿的职场路越来越顺,一步步从文学掾擢升为太子中庶子,成为曹魏集团的重要谋士之一。

就像《菜根谭》所说:“君子之才华,玉韫珠藏,不可使人易知。”

才华犹如一朵花,艳丽出众固然是好事,但好花还需沃土培。

如若随意绽放,必将经受更多风雨的侵蚀,甚至有可能零落成泥碾作尘。

相关文章

  • 藏巧于拙

    藏巧于拙,用晦而明,寓清于浊,以屈为伸。——《小窗幽记》 饰厚貌而欺人,不可久也。过分的修饰自己,伪装自己的善良与...

  • 藏巧于拙

    从日渐成熟以来,我虽没有斗志昂扬的决心,但断然没有嚣张跋扈的姿态。因为我始终相信“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所以我...

  • 《菜梗谈》116

    藏巧于拙,寓清于浊 (Hidden in clumsy, with clear in turbidity) 「原文...

  • 藏巧于拙,寓清于浊——《菜根谭》

    第二卷: (四十)藏巧于拙,寓清于浊。 原文: 藏巧于拙,用晦不明,寓清于浊,以屈为伸,真涉世之一壶,藏身之三窟也...

  • 读书笔记|180《菜根谭》:当藏巧于拙,须寓清于浊

    原文: 藏巧于拙,用晦而明;寓清于浊,以屈为伸。真涉世之一壶、藏身之三窟也。 个人见解: “藏巧于拙,用晦而明”,...

  • 《菜根谭》

    《菜根谭》:藏巧于拙,以屈为伸 【原文】藏巧于拙,用晦而明,寓清于浊,以屈为伸,真涉世之一壶,藏身之三窟也。 【译...

  • 【藏巧于拙】的反思

    工业园本来人就不多,今年又都放假偏早。大家都担心万一疫 情变化,回不了老家,或者回去了要隔 离,所以干脆早点回。一...

  • 李勣藏巧于拙

    唐初的重臣李勣,本是李密的部下;后随故主投于李渊父子的麾下。此时天下大势已趋明朗。李勣懂得只有取得李渊父子的绝对信...

  • 藏巧于拙,用晦而明,寓清于浊,以屈为伸,真涉世之一壶,藏身之三窟

    藏巧于拙,寓清于浊-《菜根谭》 《菜根谭》原文:藏巧于拙,用晦而明,寓清于浊,以屈为伸,真涉世之一壶,藏身之三窟也...

  • 藏巧于拙处事,寓清于浊为人

    藏巧于拙处事,寓清于浊为人https://mbd.baidu.com/newspage/data/landings...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藏巧于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dizd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