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诗酒趁年华星草文集(简书)《精品荟萃》♞
过分的爱,可导致孩子出现心理问题,你信吗?

过分的爱,可导致孩子出现心理问题,你信吗?

作者: 杨金社 | 来源:发表于2020-02-06 19:23 被阅读0次

    过分的爱,可导致孩子出现心理问题,你相信吗?如果你给孩子的“爱”太多了,导致孩子“病”了,你后悔吗?

    我的一位小男孩患者,七岁多一点,因为“咳嗽”来医院看病。那天上午,是我的专家门诊,其母亲就挂了我的号,那肯定不是慕名而来的哦。

    进入诊室,我第一眼还以为是奶奶带着孙子来看病,我没有冒失,而是很礼貌地问了一句:“你是孩子的……?”

    她用焦虑而又快速的语气回答我说,我是孩子的妈妈,孩子咳嗽都三个月了,看了很多医生,吃了很多药,还是不好。我们是从侯马过来的,知道你们这里是儿童医院,专门挂专家号来的。

    母亲一口气说了这么多,我低头记着门诊病历,并问了孩子整个发病就诊过程。母亲在说话的时候,孩子一直眉头紧锁,低着头坐在那儿不动。我看了孩子一眼,孩子马上就连续“咳”了几声。

    我为什么要把孩子的“咳”用上引号呢?这是因为,在我们医师看来,孩子不属于真正的咳嗽,而是人们常说的“清嗓子”。

    我一边给孩子做检查,一边在想,这个孩子多半是因为精神紧张导致的“心理疾病”。就像有些成人,由于紧张,每当在大庭广众面前讲话,总要清嗓子一样。

    经过检查,孩子肺部没有问题,咽部也不红,这基本上符合心理问题的特征。

    当我正准备让孩子母亲出去一下,我想和孩子单独聊一聊时,孩子母亲从我背后的检查床上,拿来她的双肩包,在我的诊断桌上,倒出了几十盒各种各样的药物,和各种检查报告单和X光片等。我是既好笑又好气,不过,她的这些多余动作,也让我想到,是母亲的焦虑情绪,导致了孩子的心理疾病。不过,这还需要一些证据来印证一下。

    我笑着告诉孩子母亲,我已经看了孩子用过的药和以前的各项检查单了,你把这些都先装起来,到外边等一会,我想给孩子单独谈一谈。

    孩子母亲是一边装药,一边在嘱咐孩子:“宝贝,你给医生爷爷好好说说那里不舒服,要好好说啊”。

    我注意到,她说的时候,孩子一直低着头,既不看母亲,也不说话。

    “孩子,你自己觉得哪里不舒服?”孩子母亲离开诊室后,我问孩子。

    他说,我也不知道,就是我妈妈说,我病的很厉害,让我来看病的。妈妈还让我吃了好多药,真烦人!

    哦,原来是这样。

    接着,我又问了其他一些问题后,就告诉孩子,你在三个月以前,确实是感冒发热,并出现咳嗽,经过治疗,现在已经好了。你现在的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妈妈总说你病了,让你害怕,导致精神过度紧张,出现的一个毛病,你只要不管他,好好上学就没有问题了。

    说完这些话,我看到孩子的紧张情绪明显比刚来时小多了。我让孩子去叫他妈妈进来,并让孩子在外边等一会,我和她妈妈说说话。

    孩子转身准备去叫他妈妈,还没走到门口,她的妈妈已经推门进来了。孩子在往外边走的时候,让妈妈把手机给他玩。这些细节,我都注意到了。

    这位妈妈屁股还没有挨着凳子,就急切地问,孩子怎么了?是什么病?要紧吗?

    看着这位极度焦虑的母亲,我安慰她说,你先坐下,我问你几个问题。

    她坐下后,我问,你多大年龄有的这个孩子?她说,我四十五岁才有的他,而且就一个孩子,我可把他当宝贝了,生怕有什么闪失。这次病了这么长时间,都快把我急疯了。她一边说着,一边眼里流着泪花。

    我静静地听完孩子母亲的叙说,又问孩子白天“咳嗽”厉害,那晚上呢?她说,晚上一点都不咳嗽。

    至此,我完全明白了,是孩子一开始确实有感冒表现,而后出现咳嗽,经过治疗,孩子的咳嗽减轻了,但没有完全好,就不想喝药了,母亲因为溺爱孩子,就不让孩子喝。结果是,孩子的咳嗽症状反反复复,她就带着孩子乱求医,在此过程中,有些医师的话,又加重了母亲的焦虑情绪,她就把这种情绪传递给了孩子,让孩子精神过度紧张,导致出现“清嗓子”这种心理问题。这位母亲是老来得子,对孩子太过关心、太过爱了,孩子有个小病小灾,就害怕紧张。只要母亲焦虑、紧张、恐惧情绪没有了,再给孩子做些开导工作,很快就会好的。

    把上述的分析,我向这位母亲说了后,她的情绪明显松弛下来,感觉我说的有道理,就答应按照我说的办。

    我告诉孩子母亲,回去后,再也不能当着孩子的面说孩子咳嗽很厉害,以减轻孩子的心理负担。孩子的所有检查指标都是正常的,现在也不需要喝药,而且孩子也不想喝药,就不喝了。回去后,让孩子好好上学,如果还有问题,下周这个时候再来。

    最后,我把我的电话号码留给了她,并加了我的微信。

    结局是,大约十天左右,孩子母亲给我发来了微信,告诉我孩子不再“咳嗽”了,每天去上学,一切都很好,并对我表示感谢。

    作为儿科医师,治好孩子的病是我们的天职,孩子家长的感谢,是我们继续努力的动力。

    从这个病例中,我觉得应该接受的教训是:不要过分溺爱孩子,不要把孩子病了的焦虑情绪,施加给孩子,因为他们的心智发育还不成熟,承受不起这些;孩子病了,家长的态度应该是信任医师,按照医嘱积极治疗,而不是三天两头换地方,找不同的医师诊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过分的爱,可导致孩子出现心理问题,你信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dmsx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