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5848101/c851316fe1f119a0.png)
朋友问我,最大的爱好是什么?想了想,应该就是读书吧。 可能和性格有关,我喜欢静。在电脑不普及的上学时代,一个人独处时,就是静静地看书。那时,最大的享受就是找到一本好书,然后在静谧的夜里,沉浸在书的馨香中,安静的去思索,与横卧在书中的每一个灵魂自由自在地交流。
虽然我不曾在书中找寻到“颜如玉”、“黄金屋”,但书带给我的是一种静心的智慧。读一本好书,如读一首抒情的古诗词,愈读愈觉韵味无穷。品一本好书,如品一壶清泉沏异的新茗,愈品愈觉齿颊留香。欣赏一本好书,如欣赏大师的画,名家的曲,愈欣赏愈觉意境高妙,心悦神怡。
假期里,我认真拜读了《31位名班主任的精神修炼之旅》一书,收获颇丰。班主任工作的性质决定要修炼精神。班主任工作内容繁多:了解、研究学生;组织建设班集体;做个别学生的转化工作;帮助学生搞好学习;协调各方面的教育力量;评定学生操行;拟定工作计划,撰写工作总结;对学生德、智、体、美、心理全面负责;加强班级团队工作;培养学生干部。而班主任首要的任务是塑造青少年美好的心灵,让青少年“成人”。要完成这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必须走进学生的心灵。苏霍姆林斯基要求每一位教师都要具有深入儿童精神世界的本领,他说:“我十分坚信,确实有那么一些精神品质,一个人缺少了它们就不可能成为真正的教育者,而其中首要的便是深入儿童精神世界的本领。只有那些始终不忘自己也曾是一个孩子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教师。”他还告诫说:“别让任何一次心灵振荡不知不觉地从您身边掠过。要成为学生雪中送炭的帮助者,心灵创伤的医治者。”班主任工作千条万绪,而最根本的任务就是引领青少年的精神成长,使之成长为追求真善美的一代。班主任关注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是青少年的心灵。培养青少年求真向善趋美的心灵,引导青少年的生命健康茁壮地成长,这既是班主任的责任,更是班主任的幸福。
班主任只有修炼好自己的精神,才能实现用自己的知识丰富学生的知识,用自己的智慧启迪学生的智慧,用自己的高尚思想品德熏陶感染学生的思想品德,用自己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情感,用自己的意志调节学生的意志,用自己的个性影响学生的个性,用自己的心灵呼应学生的心灵,用自己的灵魂塑造学生的灵魂,用自己的人格塑造学生的人格。其内容既有成功的案例又有值得借鉴的具体做法;既有理论的深度又有实际的指导。书中的名班主任刚刚从事教育事业就确定了自己的人生目标与发展方向,就坚定了一辈子当教师一辈子担任班主任的决心。面对物欲横流,他们能够冷静;面对灯红酒绿,他们能够坦然,他们一心一意修炼自己的精神,全心全意投入神圣的教书育人的事业。他们明白“三十而立”就要立身立业。立身就是确立自己的品格和修养,立业就是确立自己所从事的事业。他们“为丰盈学生的精神世界而努力”,他们“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精于思考,开辟辉煌的教育人生”,于是他们年纪轻轻就取得了斐然的成绩,荣获了一顶顶桂冠。他们三十伊始,就驶上精神修炼的快车道。
面对名利之风渐盛的社会,面对物质压迫精神的现状,这些刚刚步入“而立之年”的班主任保持淡定的心态,视名利如粪土,视物质如赘物。他们在简单、朴素中体验心灵的丰盈、充实,并将自己始终置身于一种平和、自由的境界。嗓门”看似威严,其实无力。 教师就要象如来佛,既要有博大的胸怀,又要有收服他的能力。这样才能“气定神闲”见怪不惊。如果学生和你顶,你也和学生顶,那你也就和学生一样的水平。教师不是教书匠,教育也不仅仅是简单的告诉学生应该怎么样。教育是一门艺术,教师应该明白、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学会因人施教,循序渐进,对学生既要“归其行,更要收其心”。
作为三十而立的我虽然在刚刚起步的时候,做的不够好,但我向这些名班主任学习,坚定地修炼自己的精神之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淡泊名利,志存高远,摆脱名利的羁绊,在班主任工作岗位上谱写出最美的青春之歌,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慢慢地一点一滴的学习怎样做好一个班主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