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海比特训练营
海比特习惯训练营-DAY3笔记-我要表里一致

海比特习惯训练营-DAY3笔记-我要表里一致

作者: Jupiterzeus | 来源:发表于2016-06-19 17:58 被阅读54次

一、目的:

明确习惯层次

不再随意设置习惯

海比特第三法则:

表里一致

二、存在问题分析

不知道、瞎做习惯

例子:每天书写博客一篇

典型的不知道为了什么而制定习惯

三、思考

要知道自己设置的是什么层次的习惯,要找到最深层次的习惯

我们今天的目标是制定出一个月的习惯目标

左边:一件事的意义是什么?

右边:用什么方式去做?

请大家交流一下您看到这些习惯列表的感受,有没有方法去执行?或者是否了解意义。如果不明确、不了解的话,您的感受是什么样的?

四、习惯&习惯化

1、习惯化:

习惯化:产生惯性的状态,感觉上是养成习惯

习惯养成过程中,任何一个新习惯的养成,都是在改变初始状态(及现状的状态)、会产生一些阻力,我们称之为习惯阻力

没有了习惯阻力的行为,我们称之为习惯化。

2、习惯分类:

按习惯阻力区分,习惯可分为:

行为习惯:通常意义上市面上所说每天规律的行为。通常在21天-45天之间可克服

肌肉习惯:通常在1个月到6个月

思维习惯:通常要在6个月到2年时间内,才有可能达成

3、今日训练

今日训练核心重点内容:元习惯&表层习惯

元习惯:真正可以养成的习惯,本质是一种思维习惯

表层习惯:只是习惯化

表层习惯的特点:可落地可执行

人的行为,都是在大脑思想指引下实现的,不管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

行为习惯:通常意义上市面上所说每天规律的行为,属于习惯化的行为而已(每天早晨做计划)

肌肉习惯:处于元习惯与表层习惯之间。有一部分属于元习惯(走路、游泳),另一部分属于表层习惯(抽烟、减肥、喝酒等)

思维习惯:元习惯

下一步:找出自己的行为习惯、肌肉习惯、思维习惯

5、举例:

例子1:

每天早晨做日计划,是行为习惯。本质上,是规划思维能力习惯。

规划习惯:是元习惯。可瞬间调取的这种能力,且形式可以很多种,根据不同情境不同的表现

例子2:

先听后说

属于元习惯

下面是训练环节:

--------------------------------------

本人练习内容:

半年目标

2016年10月31日前,通过阅读、学习CCIE视频、书籍、实验等,完成CCIE R&S方向的笔试和机试。

核心习惯

持续精深

属于元习惯

我的元习惯是:持续精深,我要养成的表层习惯是:定期阅读并理解规范文档、案例分析、阅读书籍并笔记、刻意练习和实验、复盘、发扬亮点、改进不足、前置训练、流程化、清单化

本月要达成的习惯目标(抓手)

我要养成的表层习惯是:阅读《MPLS和VPN体系结构》并更新导图笔记。时长:6月20日-7月17日,共28天。指标:全书共分2部分,342页,章节共15章,按2天一章的阅读量,阅读每章后按章节输出导图笔记。

可带动习惯

案例分析、刻意练习和实验、复盘、发扬亮点、改进不足、前置训练、流程化、清单化

今天最大收获

持续精深,重新思考自己设定的这个习惯,对应易仁永澄老师博客文章《个人成长的6条元规范》的元规范的内容,才恍然大悟,如果能做到的话,可以达到自己期待的以下内容:

本质导向:期望个人专业能力的提升,也是个人价值的积累,提升职场竞争力

积极主动:主动提升专业能力、让自己不再恐慌

刻意训练:通过持续、最小化、落地化的方式任务来推进,效能提升

作品声音:可提供职场中的技术解决方案、考证的笔试和机试、工作成果汇报,习惯养成等等

利他主义:利用自身技能,对企业内团队的贡献;对家庭经济的支持

同侪力量:老师的支持、同事的帮助和意见、家庭的支持

--------------------------------------

永澄老师的话:

可以直接使用元规范来作为元习惯,这很好的,因为我已经养成了这些习惯,这些习惯给我带来了巨大的收益,而同时我也可以在您的习惯养成过程中给予帮助和指导。

核心习惯是元习惯的话,就去找寻表层习惯;如果是表层习惯的话,就尝试找寻元习惯

例子:

表层习惯:早睡早起

对应的元习惯:

本质导向:期待身体变好、体质变好

积极主动:希望选择自己的人生,自我决定论

作品声音:早起后写东西

刻意训练:健身等

做别人的习惯教练

五、作业

作业模板:

#海比特训练营# 拥有海比特,成长更快乐。3/5 | 第三天训练结果:习惯分清层次,养成更加轻松!@幸福进化俱乐部 @易仁永澄

提问格式:

【提问】我是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

【回答】

补充:

同侪指与自己在年龄、地位、兴趣等等方面相近的平辈。

“同侪团体”的功能:

1、互相承担、支持(被人关心)。

2、能获得喜悦(开心)。

3、是一项宣泄的途径。

4、界定自己的身份。

5、互相影响。

6、互相认同。

7、给予归属感。

8、给予安全感。

9、创造成功感。

10、形成规范。

11、增强力量。

12、替代家庭。

13、社会的缩影。

现今社会,很多词语使用灵活多用,同侪在商业用语中的使用频率日渐增高,诸如“领先同侪”、“傲视同侪”之类的词语往往被应用于企业、公司的简介和宣传之中。因此“同侪”也多了“同行”的含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海比特习惯训练营-DAY3笔记-我要表里一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fbbd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