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你爱火葬场,
我就造了一个心中的火葬场——
因之你,黑暗者,火葬场的猎人,
就可以跳你那永恒之舞。
——Bengali hymn
偏见总来自无知。在对印度教有较为系统的了解之前,仅凭着其四大种姓隔离的制度给印度社会带来的割裂,是很难让我对其生出尊敬之情的。但心底也相信,一个寄生于伟大形而上学的宗教当然有其存在的价值。基于这份信念和好奇,我开始了对《人的宗教》一书的阅读,并记录下对印度教哲学的粗浅观感。
似乎一切都是起源于一个基本的问题:“我要什么?”这或者也是所有伟大宗教都致力于解决的基本问题之一。对此,印度教的回答是:“你要什么就有什么。”乍一看似乎很有指望,但事实上是把问题抛回给了提问者自身,的确,在印度教的人生观中,即使不是今生,那就是来世,你什么都可以拥有,但你究竟要什么呢?最初的需求也许是享乐,这是人类厌恶痛苦感的天然反应。但渐渐的人们会厌倦享乐,于是转向了成就感,如权力的掌控、征服的欲望等。对此,印度教的态度是鼓励的,只要在基本的道德规范之上,人们为满足自身的欲望而追逐这些是完全合情合理的,人们应当尽量去追求,且印度教还指导人们如何扩大这种快乐。可问题在于,财富、名誉和权力是排他性的,持续不断的竞争又使之很不稳定;追求成功的欲望也是永远无法满足的,且这种成功集中在自我的意义上,过于渺小,无法让人保持永久的热情;更重要的,这一切都将转瞬即逝。因此,这些无法提供永恒的满足,或者说不会是人的终极追求,终将会因厌倦而被抛弃,前面还有目标。印度教认为,人们终将会认识到这一点,不在今世,便是来生。
印度教致力于引导人们寻求终极的、永恒的目标。到了某个时候,人们会问,难道就只是如此吗?这便是印度教等待的时点,它为人们安置在“欲望之路”之后的是一条“弃绝之路”。这里的“弃绝者”并不是因自我失败而走向的“弃绝”的人,那本质上逃避,而是指通过了欲望之路后仍发现自己在追求更多的人,他们才是真正的悲观主义者,因为他们已经看不到有什么值得自己去追求的东西,他们不再相信有限的,转而相信无限的。生命还有其他的可能性。那么,我们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印度教的答案是无止境的存在、知道和妙乐。
无限存在、无限知觉与无限妙乐,如何得到这些呢?答案是,我们已经拥有了。隐藏在人的自我之下的是永恒存在、永不枯竭且在意识与妙乐上无所限制的真我,或曰“梵我”。我们感受不到是因为它被几乎无法穿越的表面自我所遮蔽。引用印度教的语言,我们就像是失忆的国王衣衫褴褛的走在自己的国土上,不知道自己是谁,更不知道自己拥有什么。于是,在对终极目标的道路上,我们需要某种方式来超越藩篱、释放梵我,此时的人的精神将与梵天(即“神”)合而为一,并依之生活,这时印度教所有精神修炼所要达到的唯一目标。为此,印度教提出了四条道路作为走向神的途径,知的瑜伽、爱的瑜伽、业的瑜伽和修的瑜伽。这是印度教智慧的地方,为了让不同资质和秉性的人都有通向神的机会,他们提供了如上四种方式,让人们自己选择如何走向神。无论哪一种方式,人们必须抛弃其间掺杂的自己的私心,以最纯粹的追求达到与神的结合这一唯一目的。
这里又衍生出了新的问题,人是不同的。对此,印度教的做法是将人分为四个群体,于是最为人诟病的种姓制度出现了。第一等级是见者,是文明在知识和精神上的领袖,即婆罗门;第二等级是行政人员,具有组织和计划的才能,即刹帝利;第三等级制造者,善于制作生命所赖的物质成品,即吠舍;第四等级是跟随者,只具有服从指挥、从事简单重复劳动的能力,即首陀罗。理论上讲,种姓之间是无公平可言且严格隔离,但种姓之内是有平等的。并且,即便是首陀罗,只要能为了神而扬弃世界,便可被认为是不属于任何社会阶层,受到婆罗门的尊敬。同时,首陀罗被认为永远不会犯错,如同小孩一般不被寄予太高期望,因此同样的错误对吠舍的惩罚将双倍于首陀罗,依次类推。将种姓之间的划分为如此不平等的初衷在于在为各自提供的服务作出适当的补偿,婆罗门需要为人类的知识和精神引领方向,刹帝利则需要管理社会、维持秩序,吠舍需要通过自己的技巧为社会提供物质供应,首陀罗则只需要跟从指挥刻苦劳动即可。印度教对此的解释是,不管我们喜不喜欢,在对社会作出贡献和发展潜能上,人的确是有区别的。即便这有道理,但其基于的前提几乎是一个必定失败的假设:每个阶层都会严守自己的职责范围,且他们的能力和智慧是可以传承下去的。于是,从婆罗门不满足于其精神地位开始掌握社会权力开始,这种制度的腐化就已经是必然的了。
关于我们的世界,印度教是这样描述的:首先它是一个介于天堂和地域之间的中间世界,其存在的意义在于让梵我(灵魂)得益磨练,以便最终实现与神的结合,因而在其上建立天堂的任何实验都注定是失败的。其次它是充满业报的道德世界,这种因果关系永不休止,在时间上无限循环,满足灵魂的各种需求,直至其实现真正的解脱。然后这是一个幻象(maya)的世界,神是唯一的根本存在,自然世界是依托于神才存在的,因而多样性、物质性以及二元性都只是暂时的存在,却被我们当作终极存在去认知。最后这世界是一个神的游戏(lila),神用种种设置让人的灵魂被蒙蔽、被发现乃至被觉醒,游戏就是其自身的目的和报酬,永不停息的上演。
说到神本身,想要用具有局限性的文字和概念去描述他,只有一种结果,在其之前,一切话语都消退了。我们只要知道,神是超越一切的根本存在,她在不同的环境下会以不同的形象为众人所认知,但本质上都是导引人通过对其的追求,发现梵我的存在,而达到生命的终极满足。这种观念发展开来引出一个伟大的结论,神在各种宗教都是贯通融合的,即有时化身耶稣,有时则化身穆罕默德。各种不同宗教只是攀登向生命之顶峰的不同途径而已。
最后回到开头引用的诗歌,这是献给印度教中湿婆神,作为神的众多形象之一,司职毁灭,经常出现在火葬场。看起来令人畏惧,但他毁灭的是有限之物,目的是要给无限之物让出路来。因为一日不打破对有限之物的执迷,就无法拨开遮蔽着梵我的迷雾,也就永远无法与神合而为一,得到生命所希冀的终极满足。
所以看来,印度教的观念里,这世界终究是仁慈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