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商业管理观察互联网科技
大遗憾!我们只有一个华为!

大遗憾!我们只有一个华为!

作者: 私家视角 | 来源:发表于2018-10-10 12:13 被阅读25次

形势比人强。

国家之间的交锋,能靠得住的只能是实力。

是的,我们有很强的自信心,但实际情况可能是不容乐观。

桌子上的博弈要看筹码,而彼此的筹码都是心中有数的,比如两军对垒,一方是张飞关云长,一方是颜良文丑(甚至还不如这两位),谁更强?

在经济、公司层面,我们能拿得出手的大将,并不多。

2018年9月,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理事兼副所长向松祚曾有个「提升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的主旨演讲。

他表示,中国急需要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但国内又大又强又有研发实力的公司,现在是太少了。

「现在没有几个企业是有研发能力的,中国有三千多家上市公司,25家上市银行,其中一百多家上市的房地产公司就拿走了全部利润的80%,剩下的上市公司共才占有全部利润的20%,怎么研发?没有研发能力。中小板、创业板,全部加起来三千多亿人民币,折合600多亿美金,很多跨国公司一年的利润都是上百亿。中小板和创业板两个板块的上市公司的利润之和还比不上一家银行,中国的企业竞争力怎么能够提升呢?」

以公司为主体的经济层面,大体就是这种情况,公司不强,经济能有多厉害呢?

「全球的FDI——外商直接投资,60%是跨国公司完成的,全球的技术转让60%是跨国公司完成的。」

跨国公司在全球经济里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实实在在的大国重器,但非常令人遗憾的是,我们手里这样的重器太少了。

「现在我们在中国制造业产品的产量里,有200多种产品的产量高居世界第一,比如汽车、电子、船舶、光伏、钢铁,都是世界第一,但是我们真正世界品牌,受全世界非常尊重的世界品牌,就是华为一家。」

这两年,我们应该对这一点深有体会,想想受制于人的某兴,想想大而不强的某想,一声叹息。

关键时刻,谁能横刀立马?

只有一个华为。

很多人不爽、很多企业不服——为什么有这么多人都喜欢、尊敬华为——看你自己啊,你要是关键时候能够顶出去、顶得住,也能为中国人争一口气,谁会不喜欢和尊敬你?

人家有英特尔有微软有高通有苹果有亚马逊......

而我们只有一个华为。

不要提那几个互联网公司,公司强不强不是看市值多少,就是市值BATJ加一起也不如一个苹果。

国内很牛的这几个互联网公司,虽然挂着科技行业的名头,但还算不上跨国公司,根本不符合上面所说的三个“60%”的标准。

早几年前,世界重量级拳王霍利菲尔德曾不耐烦地表示,不要老问他和成龙、李连杰打谁能赢这样的白痴问题——他们可以一起上......

企业也是如此,华为和它们的重量级根本不在一个层面上——华为要高好几个档次。

进了世界500强就牛逼就是跨国公司了?

根本不是!

比如“三桶油”是赚钱多,但它们算不上什么跨国公司,因为按照跨国公司「公司的收入和利润至少30%是来自于本土以外的市场」的指标,我们掰着手指头数,数来数去也就一个华为。

壮哉!悲哉!

不客气地说,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们是名实不相称的。

华为有多厉害?

在全球通信技术领域,仅计算运营商收入,华为仅在2016年就是418亿美元,增长16.76%,比排在第二位的爱立信多出172亿美元。

根据华为2017年年报显示,华为运营商、企业、终端三大业务实现全球销售收入603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7%(华为2018年收入目标是1022亿美元),是BAT的总和。

这里可以再做个对比,我们一起看看明星企业小米公司的营收是多少,2017年小米生态链总销售额是200亿元,这还仅是营收上的差距。

论体量(华为18万左右的员工,而员工较多的阿里也就8万多人)、纳税、海外收入,华为完全碾压几大互联网公司。

更厉害的是华为在技术研发上的成绩。

近十年来,华为累计投入研发费用超过3130亿元,研发人员约8万名,15个全球研发中心,华为每年将10%的销售收入投入在研发和创新上面。

华为在欧洲申请专利2390件,其申请量排在第二位,相当于每三个多小时就提交一个专利申请。截止2016年底,华为累计获取专利授权62519件,其中国外39613件。

在研发投入上,华为是世界前50个企业当中唯一的中国企业。

而华为的生产线覆盖ICT全产业链(信息、通讯、技术),带动了上下游的生态繁荣,在这点上,作为鲜明对比的是和华为同期起步的某想。身为国内PC市场的最大受益者,对自主CPU的支持可谓微乎其微,可它每年对美国英特尔的采购就达到百亿美金。

对比华为,再看看我们的其他企业,把“创新”都概念化、炒作化和泡沫化了,所以向松祚认为,我们现在的创新“至少90%都是伪创新”。

多少年了,走“贸工技”路线的某想一直停留在前两个上面,现如今 除了机箱,某想的整机电脑还有什么是国产的?

看看现在那几个恬不知耻、以民族企业自居的网红老板们,你一个命门在人家手里、高度依赖国外供应商的企业,有什么资格谈科技报国、家国情怀?

一个向左,一个向右。一切的现在,都是过往的选择注定的,商业和价值,赚钱和责任,华为最初就选择了一条更难走也更卓越的路。

众多周知,任正非作为华为的创始人仅占公司百分之一多的股份,其他百分之九十八以上的股份分给了华为八万多名合伙人。

这是上面概念呢?在互联网公司当中分钱分利最厉害的阿里也刚满36个合伙人。

阿里依靠合伙人制度实现了公司的快速增长,成为一家拥有八万七千名员工、服务数亿用户的企业巨头,并能够让马云在54岁就可以放手退休。

马云说,「我们相信只有建立一套制度,形成一套独特的文化,培养和锻炼出一大批人才的接班人体系,才能解开传承发展的难题」

阿里合伙人制度可谓强大,但华为更强。

早在华为1987年成立的时候,任正非就认识到事业合伙人的重要性——「一个人不管如何努力,永远也赶不上时代的步伐,更何况知识爆炸的时代。只有组织起数十人、数百人、数千人一同奋斗,你站在这上面,才摸得到时代的脚。我转而去创建华为时,不再是自己去做专家,而是做组织者。」

所以公司初建,任正非就设计了员工持股制度,通过利益分享,团结起员工,「也许是我无能、傻、才如此放权,使各路诸侯的聪明才智大发挥,成就了华为。」

无论什么公司,最重要的就是人的因素。

向松祚说,「跨国公司必须是按照市场机制,完全市场化的治理体制」华为国际咨询委员会顾问田涛说,「做企业,有些东西可以赶超,可以弯道跨越,但太多的东西不能,只能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尤其是人才和组织建设,而组织建设的根本又是文化建设和制度建设。」

如果没有一个科学合理的治理机制,我们又谈何突破?又谈何培养高精尖的制造技术?工匠精神又怎么能够扎根生长?

每年都有许多公司跑去华为参观学习,其实大多数都是在蹭华为的名气,就你那个破公司,连最基本的机制都做不好——就算任正非手把手的教你怎么建立公司的治理机制,你也过不了自己的私心那一关,所以这些人都是在扯淡。

现在还有好多公司纷纷抱怨形势不行,市场环境不好,真是又矫情又蠢——你吃饭都是靠人喂的?

马云对这些人就非常不屑:做企业,经济形势永远困难……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如果没有经历过经济周期性、天灾人祸的打击,你这个企业是不值钱的……经历过抗争的企业才会建立起强大的文化、组织和人才,一个企业很重要的是抗击打能力……形势会不好,但不好也会有好企业。形势好,也有很多烂企业。

东方希望刘永行就认为,不要太在意形势,根本还是在于自己:「形势分两种,他势和我势,外在的都是他势,他势不好有什么关系,我势强就行。」

若你强大了,外界的风雨于你何干?你看任正非、华为什么时候发牢骚抱怨过什么形势不好?人家从来都是积极应对问题,最近华为公开表示,「未来计划每年投入150至200亿美元用于技术研发,而研发费用占比华为的营收将会达到10-15%。」

这才是担当,这才是真强大。

千古兴亡多少事,一江春水向东流,流过太平洋,流过印度洋,……不回头。

我们仅有一个华为是远远不够的。

相关文章

  • 大遗憾!我们只有一个华为!

    形势比人强。 国家之间的交锋,能靠得住的只能是实力。 是的,我们有很强的自信心,但实际情况可能是不容乐观。 桌子上...

  • 华为只有一个

    取了一个好哗众取宠的名字,之所以想聊这个,源于上周末吴老师群里的讨论,有个同学说他们公司请企业管理的外训老师,动不...

  • 只有遗憾

    昨天刷一亩三分地,看到CMU INI 最后一批录取发了。很显然,没有我。但是我还抱着一丝希望,因为我只看到一个人转...

  • 只有遗憾

    本来不想写这篇文章的,可是心里压抑。不知道和谁说,我想即使说了,也没有人理我的心情。毕竟,有些事情只能自己可...

  • 顶起华为

    最近苹果手机在国内大卖,而被米国打压的华为手机却少有人问津,这不仅让我感到遗憾,5G技术的应用,是华为公司率先在全...

  • 华为不断突破自己的秘籍

    今天这篇文章,我们继续说我对《华为的选择》这门课的理解。今天我们来说说华为是怎么不断突破自己,成长为一个庞然大物的...

  • 向耶和华歌唱

    来啊,我们要向耶和华歌唱, 向拯救我们的磐石欢呼, 我们要来感谢他,用诗歌向他欢呼, 因耶和华为大神,因耶和华为大...

  • 华为P30拥有神秘配件助力,最大遗憾补齐!网友:太赞了

    说到华为P30有什么遗憾的地方?有些小伙伴肯定会说:它没有无线充电功能。是的,华为华为P30与华为P30 Pro相...

  • 华为成长之路:影响华为的22个关键事件|一切只为了活下来

    华为离我们很近,因为几乎大多数人都在用华为手机,三星手机早已撤出商场柜台; 华为离我们很远,在此之前五六年,几乎大...

  • 7月15日——华为《以客户为中心》摘录

    华为的文化特征就是服务文化,因为只有服务才能换来商业利益。 华为只有一个鲜明的主张,那就是为客户服务。 以客户为中...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大遗憾!我们只有一个华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gdpa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