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夏至刚过,接下来的天会更热,尽管有空调,西瓜,但是还是想念童年时的夏天。
小时候,一到暑假就抱着厚厚的作业本,迫不及待的奔赴奶奶家,对外宣称“避暑”。
奶奶家是有窑洞的,窑洞在北方是很常见的,所谓的窑洞是大人们嘴里,冬暖夏凉的地方。
乡下的夏天,乐子多。即使整个人热得汗流浃背,只要钻进窑洞,好像都会凉快很多,抱半个西瓜,拿个小勺,在窑洞一待就一整天。
于是整个童年里的窑洞和西瓜就成为了记忆深处的香甜。
奶奶家所在的小村庄,依山傍水,绕过整个屋后,可以直接上山,站在高耸的山半腰,依然可以看到院子里的奶奶在忙碌,三五小伙伴跑累了,就在山边坐着休息,等休息够了,再继续走。
虽然看上去有很多山,但是爬到最高处就可以越到那座山上,看起来是山是孤立的,实质是相通的。于是在我幼小的记忆中,发现这个秘密也算是童年中的一大乐趣。
奶奶家们前有一条小河,被村子里的人叫“水渠”,流经很多个地方,每年夏天的时候就会有满水渠的水,当时很多的衣服都是在这条河里洗的,因为水流的的极喘,偶尔会把旁边的小件衣服飘出很远很远,发现的及时,沿着水流的方向去打捞,一般都能打捞上。
夏天的午后,会跟奶奶一起去放牛,跟着同龄的小伙伴一起去跳皮筋,也会为了一毛钱的冰棍站在门口不肯离去。总是盼望,时间慢点走,不要结束这个暑假。
奶奶在世的时候,家里养过一头老黄牛,中午休息的时候,爷爷也会把黄牛迁出去休息,在屋后的空地上,栓在树根,夏天的蚊虫特别多,爷爷怕苍蝇咬到黄牛,每次在牛休息的时候,拿起苍蝇拍,在黄牛的身上拍来拍去,为了让它不被打扰。
那时候站在一旁的我有点羡慕,这头牛啊!
夏天的夜,最是燥热,想早点休息,满房间的蚊虫,于是每个睡前的夜晚,奶奶总会点起自制的蚊香,整个房间里一瞬间烟雾瘴气,我们会在院子里铺一张蛇皮袋子,席地而坐,听奶奶讲过去的事,讲村里发生的新鲜事,谁家的孩子都有出息了,听着聊着,不知不觉也就夜深了。
小时候很臭美,看到很多耳朵上戴耳环的小朋友,就央求奶奶也为我打个耳洞,受不了我的死缠烂打,奶奶同意。只是很早以前的耳洞,和现在不同,当时的耳洞是用针扎透的。
起初是用两个小花椒,一前一后在我的耳垂上摩呀摩,正在不防备的时候,用一根针穿过耳垂,把针屁股上的线留在穿过的洞里,鲜血直流,回家好几天,耳垂都是肿的,于是一般用清油润滑,一边尽量不碰伤口。期待快快长好,带自己喜欢的耳环。
因为当时心里有期盼,所以小小年纪懂得忍痛,直到很多年后,依然还能想起尖针穿过肉身的疼。
奶奶家离县城还有好远的路,每次家里缺什么东西了,缺的紧俏,奶奶就会大清早的去县城,回来的时候大包小包装的都是吃的,小时候的愿望就是希望奶奶多去县城几趟,多带点好吃的回来。
上初中以后,因为学业加重,就很难享受这样的快乐时光,母亲也禁止我去奶奶家,理由是奶奶太溺爱我,回来不好管教,当时尽管我给母亲保证过,会“懂事听话”可母亲依然不肯破例。
于是,之后的暑期都成了培训班,补习班,再无“乐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