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说话的迟早并不能代表智商的高低,有些孩子不到一周岁就能开口说话,喊爸爸妈妈,有些孩子到了2周岁多,还不会说话。
作为父母,在孩子长大的过程中,总是希望孩子能早点会站立、早点会走路,早点会说话。在我们的概念中,似乎凡事都能比其他同龄孩子能早一点的孩子就聪明,反之,如果什么都比较慢的孩子就会让人担心,甚至怀疑是不是智商低,有问题。
很多时候,我们大部分父母的担心是多余的,只是因为看到“别人家的孩子”能说很多话了,就开始着急自己家的孩子怎么还不会简单的词语,还不开口说话。
其实,孩子开口说话晚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父母要认真区分的同时,也要采取一些适当的方法来帮助孩子学说话。
1、尽早开始亲子阅读,坚持每天给孩子讲绘本故事,有利于孩子早点学说话。
亲子阅读这件事,没有最早,只有更早,有些妈妈从孩子还没出生的时候就开始胎教,给宝宝每天睡前朗读一个故事。
有研究表明,在妈妈肚子里就开始听故事的婴儿出生后,明显表现出对在妈妈肚子里时听到的故事更加喜欢和熟悉。
这说明小婴儿在还是胎儿的时候,也具备了初步的语音辨别和语言记忆能力。
这个研究结果就告诉我们父母,想让孩子早点开口说话,不要忽略了孩子早期还不会说话的时期。
在孩子出生后,尽早开始绘本阅读,每天睡前给孩子读一读适龄的绘本,让孩子一边看着绘本的图画,一边听爸爸妈妈讲故事。
2、多和孩子聊聊天,增进亲子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妈妈和孩子聊天这件事,随时随地都可以发生,而且也是越早开始聊天越好。
亲子交流,并不一定要求孩子也会说话的时候,比如小婴儿的时候,妈妈给宝宝换尿不湿的时候,妈妈可以和宝宝聊天。
妈妈可以一边换着新的尿不湿,一边说话:“宝贝,妈妈给你换上新的尿不湿,这样小屁屁就舒服了。”
有时候,小婴儿饿了,就会哇哇大哭,妈妈可以一边抱抱婴儿,一边温柔地跟宝宝说:“宝贝,是不是饿了,别哭别哭,妈妈给你泡奶去,马上就能喝奶了。”
如果天气好,带着小宝宝出去逛逛公园的时候,妈妈也可以和小宝宝聊天,看到什么就跟宝宝说什么,就好像他们什么都能听懂的样子。
这个方法其实非常简单好用,但是需要父母有爱心和耐心,因为很多时候我们对着一个不会说话的小宝宝自言自语,自导自演的时候,宝宝还不会说话,或者有些话还真的听不懂,他们会没有什么反应。
但事实上,我们讲的每一句话,我们和宝宝的每一次语言交流,都是对孩子大脑的一种直接的语言刺激和说话的示范,孩子会在这样一次一次的亲子交流互动中开始学说话。
3、多给孩子创造说话的机会,在宝宝学说话的重要阶段,鼓励他们多用语言来表达。
在宝宝学说话的重要阶段,我们要时时寻找合适的机会鼓励孩子开口用语言来表达,而不是说在孩子还没来得及表达的时候,妈妈就马上第一时间满足了孩子的需求。
比如孩子想喝水的时候,自己小手指着水杯,嘴巴里发出“啊,哦”的声音的时候,妈妈千万不要马上给孩子递上水杯,最好能引导孩子说“喝水”。
当孩子向妈妈打开双臂,要抱抱的时候,妈妈即使明白孩子的肢体语言了,但是如果你想孩子开口学说话,妈妈就要再等等,等孩子尝试着用语言来表达。当然,这些机会都是需要妈妈平时去留意观察,而且要先教孩子如何用语言表达了之后,再耐心地鼓励并等待孩子,一次次地尝试开口表达。一旦孩子愿意开口表达,练习的次数多了,孩子自然就能开口说越来越多的话了。
所以说,当我们的孩子比“别人家的孩子”开口说话晚一点的时候,不要过于担心和焦虑孩子的智商是不是有问题。我们更多地要去寻找合适的方法,给孩子创造更多的语言学习环境,来帮助孩子学说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