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第三章
不上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知不敢、弗为而已,则无不治矣。
不崇尚有贤德的人,让人们不因有好坏的这个概念而有争执。不以稀有的事物为贵重,让人们不因为它去偷盗。不提倡有所执着希求的欲望,是百姓不发生祸乱。圣人治理天下的方法是这样的,就是使万物内心没有过重意识,使人们都能够吃饱肚子。减弱人们追求事物的渴求心,强健他们的体魄。经常使百姓能够不被过多的分别心所束缚心灵的安逸,让人们的欲望减小而以安逸知足的方式生活。使有聪明的人不敢用心思去满足私欲,用无为这样的方法,就没有治理不好的天下。
《道德经》第三章学习,如果没有前面一二章的铺垫,那么学习起来就会相对困难一些。我们知道,在道教思想中,提倡的无为,保持身心清净是最核心的内容。人之所以每日劳苦身心,疲惫不堪,都是因为内心分别心的缘起而烦恼,起妄想,从而过分的放纵欲望。在昨天《第二章》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了,万物本身是没有任何自性的,当人有了好坏的分别心后,就将事物赋予了两面性,即好的一面和坏的一面。实际上,同种事物在不同的分别心中,就有喜欢或者厌恶的情感,无论是好还是坏,都是人的分别心赋予事物的属性。那么,好,就一定是好吗?通过昨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不是这样的,过分的追求好的一面,就会产生变化而变成坏的认知,好坏无定,它其实是无常的。在我们的分别心中,好带给我们“喜悦”和坏带给自身的“悲伤”其实都只是我们内心赋予事物的概念,事物本身并没有自性。
理解了以上的概念,咱们要学习《道德经》第三章的内容,就必须了解华夏乃至世界文明中最重要的处世之道即圣贤之道。我们称一个人为圣人,至人,称一个人为贤人,至善之人,意义,至人和至善之人是有一定的区别的。圣人是指了达万事万物的规律,领悟真理之人,我们也称此种人为至人。而贤人则指那些内心拥有崇高理想,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抱负为己任的君子,亦称至善之人。在孔学《中庸》里面,亦称中道是至道,没有比这个更好的做人之道,只是因为天底下实在有很少的人能够做到,其后才有《大学》的治世思想产生,即大学之道,止于至善,亦即贤人之道。我们知道,孔子所处的春秋时期,五国战乱普遍,如果以无为中道的思想去游说各国停止征伐仇恨是不可能的,其实无论在佛教还是道教中,为了更加方便的救济是人,其中都是投其所好,即以欲治欲的形式,非常相似。那么在春秋时期,只有通过以更方便的《大学》之道,以善恶分别而出智慧,以天下向往和平美好的愿望,在善恶的取舍间平息争戈,实在不能不赞叹孔子圣人的智慧!
讲到这里,聪明的人很容易就可以看出,其实“贤学”只是圣人治世思想中的一种十分重要且普遍方便法,即以欲望中美好和平的善去代替战乱祸患的恶。实际上,善只是相比较恶而言,欲望比较轻微的一种,无论是善还是恶,它都是欲望不同程度的表现形式,人有了分别,有了欲望,才会在妄想之海中沉沦,无法到达彼岸。人因将自身快乐附加在物质上而将快乐困难化,又因困难化,而产生恶的痛苦。其实,快乐非常容易,它也并不是执着心重的人认为那样难以触及,而且快乐相对于宁静来说也十分普通,没有什么值得重要的。只是人将它附加在外物价值上,因为难以得到而显得在很多人眼里如此重要。
了解了这个道理,那么来学习《道德经》第三章的内容,就会相对容易了。因贤本身就是占于劳苦身心而因天下缺少智慧驱于行恶的状态下的一种方便之学,所以,当人无所争,淡泊安然的社会环境条件下,崇尚贤德本身就是制造了争端的缘起,这就是第三章第一句,不尚贤,使民不争的原因。说到这里,使我想起了一段不得不提的秦朝“焚书坑儒”的历史。现在历史学界有很多人对“焚书坑儒”这段历史大多是持有否定意味的。如果就按“焚书坑儒”这段历史来说,单从我个人角度认为,并不是一定不具有合理性。在春秋时期儒学未兴起之时,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还是处于一种非常原始的水平,因为环境艰苦的原因,没有过多物质欲望的束缚,人心大多朴素善良,人性乐于接受老道学说中无为的清净之学,当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华夏开始出现一统的局面时,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六国统一,战伐休戈,百姓重归和平,生活安宁,已经不需要利用儒学至善的思想处理乱世时,以当时古人人性的朴素做比较,那么儒学中至善的思想很可能再次兴起百姓的内心欲望而再次使刚刚建立起的大一统国家面临祸患,所以单从客观角度看,“焚书坑儒”并不是不具有其历史正面的意义。下一句,不以稀有的事物为贵重,使百姓不去偷盗。稀有的事物本身不具备任何价值,任何事物只有人们认为其有价值时,它才具有价值。人天性喜轻微安逸而恶沉重劳累的原因,过分的分别物质的好坏而去追求,这本身就是脱离天性的。所以在道德经第三章中,老子提倡的治世之学,从小到个人的心性之治,到教育之道,治世之道都提倡以人为本,一个人人健康自由安逸安宁,追求内心真正的快乐,不被过多附加无谓价值的物质欲望所痛苦,没有可夺可争,就算是有点小聪明的人也让他不敢生事的社会,哪里会有治不好的道理呢?
《道德经》第三章的学习,到这里就暂时告一段落,如果细究第三章是还有很多非常值得我们去研究的内容的,下面依然留下三个问题,大家可以讨论下。
一,无论任何事物,只有在适合的那时机,古人讲天时地利人和。那么,在这一章中,什么样的时机,即什么样的社会环境下,尚贤之学才能充分发挥其最好的价值。
二,就事物的价值而言,你认为什么样的价值观才符合正确的事物价值。例如,奢侈品,扇子的作用,等等。
三,通过这章的学习,就“焚书坑儒”你的看法。
回向文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南无本师释迦摩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摩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摩尼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