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览与熟读

作者: 花白发 | 来源:发表于2019-04-07 20:35 被阅读0次

  江南的十月已步入深秋,气温骤降,寒风阵阵。那惹人的风吹厚了我的衣裳,也吹谢了深秋寥寥无几的顽强而又幸运的桂花。难得放假,回家后的一个空闲的午后,也感谢凛冽的风有点消停的时候,趁着阳光还未调皮的躲进云里,我匆匆提张凳子,捞起几本书,坐定院中。在落花丝丝缕缕的余香的陪伴下,我信手拈起一本包装得精致小巧的书籍,翻阅起来,粗粗浏览一番后不甚喜欢,便丢在了一旁,随手拿起另一本书,翻了起来……如是几次,身旁的母亲便用疑惑又略带责备的喃喃道:孩啊,要这么多书干嘛,看一本书要认真、仔细才好!我也没反驳,顺着母亲的心意应道:嗯,知道了!捧起一本不甚喜欢的书故作认真地边翻边看起来。许久,阳光被灰白的云围了起来,风借势也猖狂了。冰凉的风不断在耳边奔走,母亲的话朦朦胧胧的反复在耳畔:孩啊!要这么多书干嘛,看一本书要认真、仔细才好。

  嗯?要这么多书干嘛,看一本书要认真、仔细才好!我反复思考着这句平淡而随性的话,疑惑顿生:博览与熟读,哪个才是我们应有的读书之道?我想着:博览便是广泛但不深入的阅读,熟读便是反复、仔细地阅读,前者涉及的方面广,后者涉及的思维深刻,两者皆有利弊,那么我们该如何选择自己的读书之道呢?

  带着疑问,在寒风地催促下,我索性起了身,踱步来到院中的桂树旁。我静静望着这棵四层楼高的桂树和他粗壮的像伞一样的树冠,情不自禁地感叹人类的渺小,自然的浩大。回看脚下,零星的桂花掉落在粗糙的土地上,像极了奶奶年迈苍老却又温柔不减的手,在岁月无情变迁的面前,竟显得格外凄凉。又是一阵寒风袭来,看见一些落花随风舞动起来,一些却纹丝不动。细看那因腐烂而与土地融为一体的落花,想到所以花儿的宿命,我不禁黯然神伤,为她们感到怜惜和敬畏。看着满地落花,我仿佛瞅见当初她们开满枝头,生机盎然的模样,也想起蝴蝶为她而舞,蜜蜂为她而歌的落花的青春。我为她昨日的繁华,今日的衰败而悲伤,也因她领悟生命真谛,放弃一世繁华,回归尘土而敬畏。开花、花败便是一朵花儿的生命之书,落花是位仔细的读者,细读着自己的生命之书。经过时间的磨练,她最终通晓了自己的生命之书。这不就是熟读吗,读者将被时间包装,在不同阶段感受到书籍的不同意味,最终悟彻自己的生命之书,熟悉生命的意义。

  然而,花的轮回是需要养分滋润的,而在那土地下面的,还有横竖交错着的桂树的根。我睁大眼睛,想透支眼力的极限,用心灵去感受地下的根的顽强拼搏,是他,源源不断的向四面八方汲取着养分,用自己的肩膀扛起一棵树的生命,孕育着生命的花朵,滋润着干涸的灵魂。许是他过于忙碌于不断的索取,而忽略了思考的必要,他注定只能帮助花儿生长,失去了领悟生命的机会。

  在这棵高大的桂树下,我想我已经有了答案:博览与熟读正如树根与花儿,博览使你成长,充实你的灵魂,熟读让你明白成长的意义。无根便无花,有根无花就会浑浑噩噩的度过其一生。所以阅读不仅需要根维持生命,也要有花来彻悟生命。但愿生命之花开时灿烂,去时无挂,领悟博览与熟读的奥妙。

相关文章

  • 博览与熟读

    我开始读书的时候,不知道怎么去读,很多人给了我建议。有说,“读书万卷始通神”;有说,“熟读深思子自知”。我一直在尝...

  • 博览与熟读

    江南的十月已步入深秋,气温骤降,寒风阵阵。那惹人的风吹厚了我的衣裳,也吹谢了深秋寥寥无几的顽强而又幸运的桂花。难...

  • 熟读与背诵

    1973年12月21日下午,中南海丰泽园。毛泽东与即将对调的八大军区司令员谈话。 毛泽东对许世友说:“我要你读《红...

  • 博览群书还是熟读精思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是黑夜的一盏明灯;书籍是沙漠的一片绿洲。莎士比亚说过:“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

  • 2019.04.06 周六 晴

    “熟读、精思、博览、多做”是古人对语文教学规律的高度概括。 朱作仁教授考察过山东龙口实验小学后说:“别看'大量读写...

  • 书香润心灵  阅读促成长

    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读书可以增长见识,陶冶情操,培养审美能力。把读书当做一种乐趣,做到博览,精思,熟读,能更好...

  • 一文开花  蝴蝶自来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博览群书,积累丰厚,“书到用时方恨少”,就和你无关了。 学生时代,学习压力大,...

  • 阅读,人生最美的姿态

    发表于《语文导刊》 辽宁盘锦辽河油田第一高级中学 高二甲12班 纪骅轩 “博览”追求阅读的“广度”,“熟读”指向阅...

  • 454小专题|跟着于老师学习读写结合

    林州市红旗渠大道学校 李丹 “熟读、精思、博览、多作”是古人留给我们的经验。阅读是什么?是吸收。好像每天吃饭吸收营...

  • 413课例研究|《鸟的天堂》潜心读课用心记录

    文/丹老师 一.谈备课过程 熟读、精思、博览、多作的经验应该很好地继承,这也是我的语文教学中所一直需要坚持的,并且...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博览与熟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hrei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