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以为自己早已经忘掉了那件事,像抹掉了书桌上一块污渍的水迹。
今天跟一个妹妹在微信上聊天,她说起几天前的事,因为她也在群里,说看到那老师和我的争执,乐了半天。
突然能听到在当时我觉得很突兀难堪的不愉快,真是解了我想知道作为旁观者的感受。
事发突然,当时大家都静悄悄地保持着沉默,即便是看到了,又能说什么呢?
她竟然说乐,我是有点意外,我故意说 “你兴灾乐祸呀”
这妹也坦诚,说没有呀。就是挺有意思的,看到了一位知识分子,对自己的作品署名的执着。不过我觉得你原来的排版挺好的。
我相信我听到了一个中肯不偏不倚的个人评价。这解了我的梗,也突然让我释怀,不再纠结。
周三早上,读书交流群里,对,是那么多人的群里,我当时并没有空闲,手边还有事,却极有耐心地回复解释着, 但面对着好像不是问题本身,那种态度的强势、不依不饶,也彻底打断了可以满足他意愿的想法,果断撤回删了,不想再多说一句话。
大清早,白忙活,添堵,好像还是我自找的,第一次碰见,尽管,当时表现的没有互甩难听话,很克制礼貌,我过后还是很生气。
他当然会自动退群,我也取关并刪除了他。
记得后台的小群,我爆了粗口一一 他妈的!
一句话不足以表达我的委屈和愤忿,我想你不就是简书上推过的一篇文,还是3年前的旧文(只有文字),我选上放另外大平台替你再推,我要重新编排美化,要你的作者简介,按自媒体的习惯排版,找匹配的图作,改标符改错字,分段落,有时还帮着改题目,发完了后,还给你送贝。
这本是相辅相成、锦上添花的事? 对作者能有什么不利的损失?
本来新媒体的排版方式,就是让人不分散注意力,专注在账号和内容本身,怎样的排版我没有太多设限,总体就是美观、舒服、你作者的署名也是以“作者简介”单独作好,还体现了个性化。
这些作品本来就不是在报刊、杂志上发表的。
两种不同的排版,新旧不同的走向,稍懂的人立马会领会,我只是有点不明白,自己不懂,还那么坚持。
最后突然发现,互相所说,根本没法在同一个频道上,没有同理性,只能限入僵局。
难怪上次听一位资深老师讲,简书大部分作者根本没有新媒体意识,在头条等新媒体根本没流量,更无变现能力。
自从在头条做内容后,我才明白好多之前不懂的。边走边试,依然探索阶段,摸着石头过河。
自从在头条做内容后,倒逼着自己读书、做笔记,会把以前想读却没有读的书都过一遍,也不得而知。
自从在头条作内容后,才发现了其实有很多低调谦虚的优秀作者,他们的书评和读后感让我知道了一个关于读书类的丰富世界。
其实做自己喜欢的事,虽繁琐耗时,也并没有怨言。只是花钱我也是要乐意,你也得尊重编辑的付出。
现在,终于想明白了很多。一是自己要多读多写,怎样去完成优质且符合自媒体的读后感、书评,二是尽量用自己熟悉的、年轻有创意的、懂自媒体规则的,谦虚爱学习的。
即然是玩文字创作,那就纯粹些、痛快些。
2022-2 风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