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红旗农场中学汉语第二课堂掠影
金光灼人,凉风习习。今天,红旗农场中学再一次迎来一年一度的「汉语第二课堂」活动。该项活动主要由本校汉语组教师负责策划组织。它的目的则主要是为了推广汉语学习,提高少数民族汉语水平,便利民族间的经济、政治、文化交流。
参与这次活动的有学校相关领导、教师、汉语组组长,以及少数支教教师。不才则忝为三位评委之一。当汉语组组长向全体师生介绍我们三位评委时,此时自己心里还是有一点「心惊胆战」,一来害怕不能胜任,二来面对千人的自然压力感。自己似乎从内心深处还没有走出「学生的阴影」,还习惯于「被评论」。
此次由于工作原因,一些教师没有到场,因此取消了本计划全体汉语教师合唱的节目——《我的中国心》。此次活动以竞赛的形式,通过表演、朗诵、演讲、提问等环节逐步展开。
短短一个多小时的活动,播放了四首歌曲,跳了两次舞。果然,维吾尔族是名副其实能歌善舞的民族。开场的时候播放的是维吾尔族的传统歌曲,中间则是内地当红团体TFBOYS的《青春修炼手册》,接着则是昂扬的国歌,最后则辅以轻柔的《同一首歌》。整个活动镶嵌在四首歌曲之间,缓缓推进,仿佛这不是一场比赛,而是一场篝火晚会。我们手拉着手,在热情的维族同胞家里放声歌唱、翩翩起舞。直至灯火熄灭,歌声依旧不绝。其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则是由六年级学生表演的开场舞。伴着充满异域风味的维吾尔族乐曲,六年级的小朋友们自然、娴熟地飘舞着,好似归海的鱼儿。他们首先是一男一女上场对舞,接着又是两人,又是六人,然后又是全体。变化多端,形态多样,一环接着一环,但是感受不到一点突兀,你的眼底只有整齐、协调。偷偷地在心里对自己说:本该如此!
沉浸在乐舞中的我,被一阵突然响亮而又有节奏的打拍声惊醒了,看着周围拍手的维族同胞,我只能「从众」拍起手来。一曲终了,不得不再次赞叹,这些学生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完整排练出这一套组舞,真的是「天生我材必有用」!
他们不仅带给我们惊喜,还带给我们惊讶。这些学生汉语水平普遍是不过关的,但是当国歌响起时,他们的歌声却是如此整齐而响亮,情绪昂扬而自信。与自己相比,仿佛他们才是真的在唱国歌,他们使国歌「活」了过来。
竞赛主要通过朗诵与演讲两种形式进行。分为小学部、初中部两组,各取前六名。他们朗诵或演讲的题目依稀记住的有《小青蛙》、《雷锋精神代代传》、《春晓》、《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我爱读书》、《学习汉语的重要性》。由于他们的生长环境,这里的学生的汉语水平确实跟内地还有一些差距。从二年级到九年级十五名参赛学生中,几乎找不出一个「合格」的。十分制评分,勉强只能给他们平均7.8分。他们的朗诵或演讲问题主要集中在字音、节奏和感情三方面。通过这两个月的观察,我发现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主要是他们基础不扎实,汉语学习脱节。一般我们学习汉语都是从字音、字义、词语、句子、段落到整篇文章;他们给人的感觉就是今天才开始学习字音,今天才开始学习字义、今天才开始学习句子。至于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则需要相关教师、家长、领导加大对汉语的重视程度。
比赛期间,除了歌舞表演外,主持人还通过猜谜语、提问的方式来增加活动的参与性、正确性。每当学生们猜中谜语或回答对问题时,旁边的教师就会给予相应的奖品。学生们全都跃跃欲试,尤其是对面的小学生们拿到奖品就像吃了蜜一样,看着他们心底总会一动,当年自己也是如此。多么美好,美好的学生时代。
由于新疆的特殊形势,主持人的提问都比较具有「方向」性。诸如三个主义、五个认同、三个离不开和新疆精神。这些问题都指向于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
最后颁奖时刻,汉语组组长叫我们三个评委给第三名颁奖,之后则是合影留念。这一刻恍然以为自己已经成为一名货真价实的「领导」!微笑着目视前方……
这时,空中飘来一首让自己差点泪目的歌——同一首歌。它是那样地轻柔,那样朦胧,那样欢乐。这一刻仿佛回到了只会捉迷藏的童年。「鲜花曾告诉我你怎样走过,大地知道你心中的每一个角落……星光洒满了所有的童年,风雨走遍了世间的角落。同样的感受给了我们同样的渴望,同样的欢乐给了我们同一首歌……」;回到宿舍楼后,内心仍然久久不能平静,于是想到童年,想到童年的音乐课,想到《茉莉花》,想到《歌声与微笑》。
修改定稿于18年01月15日13:07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