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译文】子禽问子贡说:“夫子(孔子)到一个国家,必定知道这个国家的政事,是他自己探求所得,还是靠别人告诉他的呢?”子贡说:“夫子靠温良恭俭让的品行所得。夫子的探求是和别人的探求不一样吧?”
子禽,姓陈名亢。子贡,姓端木名赐,都是孔子的弟子。
这一条是儒家风范“温良恭俭让”的出处。根据明朝张居正的注释,“温良恭俭让”是指,温而和厚,无一些粗暴;良而易直,无一些矫饰;恭而庄敬,无一些惰慢;俭而节制,无一些纵弛;让而谦逊,无一些骄傲。
温良恭俭让是儒家风范,一说起这几个字就会有彬彬君子、儒雅绅士的感觉,脑海中会出现那些举止文雅、气质出众学、学富五车的大师形象。
这种涵养的修炼不容易,需要长期培养。
这种风范的人,必定不是外向的、张扬的、更不是咄咄逼人的,似乎并不适合目前浮躁的形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