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小说连载三国古代文化
【连载】闲扯刘备 第三卷 飞龙在天:三分天下的定鼎【四】暗影兵戈

【连载】闲扯刘备 第三卷 飞龙在天:三分天下的定鼎【四】暗影兵戈

作者: 容蓝 | 来源:发表于2017-05-08 07:28 被阅读60次

目录 I 闲扯刘备

上一章 I  第三卷 飞龙在天:三分天下的定鼎【三】张松法正双背主

撰文 I 容蓝


【四】暗影兵戈入西川

刘备入川

刘备的兵马,终于开向了通往西川的路。

此次入川作战,刘备带上了新来的庞统,留下诸葛亮和关羽镇守荆州。

我前面曾说过,诸葛亮随刘备出山后,庞统他是有另外的任务去了,我这里得把这坑给诸位填上。

诸葛亮出山后,庞统跑到东吴去做了周瑜的功曹。这就是他的任务,荆州五大家族交给他的任务,去执行五大家族东边不亮西边亮的策略。

诸葛亮已经随刘备去了,但是能成功与否,谁都不敢保证。我相信诸葛亮三分天下的隆中对策这帮人是知道的,现在曹操那里是不能去的,但是东吴孙权那里却是可以进入的。

但想进入东吴,却又不是那么容易的,因为东吴已经有了以张昭为首的庞大文官集团,你看诸葛亮舌战群儒的时候这帮人就知道了。但是他们看准了当时东吴的武将集团。周瑜,当然是武将集团当仁不让的第一把交椅,所以,庞统就毛遂自荐的进入了周瑜的麾下。

但是人算不如天算,周瑜过早的死去了。要想通过周瑜进入东吴核心的打算明显泡汤了,因为孙权估计巴不得周瑜早点死,周瑜的人他怎么会重用呢?

东吴文官集团犹如荆州一般,也是被江东各大豪强地主家族把控,吴郡的顾、陆、朱、张和会稽的虞、魏、孔、贺等江东大族撑起了东吴的政治基本,而且不可撼动。庞统深知,自己作为一个外乡佬,想要进入分一杯羹,势必登天还难。

但是庞统知道,还是必须去与这些人建立起良好的关系,对岸的刘备需要这些关系。所以他决定以送周瑜灵柩的名义来到了江东。

在江东期间,庞统凭借他过人的学识、口才和逢人就说好话的本事,迅速的结识了大批江东名士,甚至与鲁肃交厚,而且老好人鲁肃还给他写了求职推荐信。

这就足够了。但江东终究不是他伸展志向的地方,那里没有他的容身之地。

当然,这里我还臆想了庞统当初任务的另一种可能,事实上我更趋向于这种可能。

我认为庞统去东吴,都是按诸葛亮导演和顾问水镜先生的剧本演的,当然这是他们人才推荐会以后的剧本。

我认为庞统和诸葛亮一开始就是倾心于刘备的,他先去东吴周瑜麾下就是为了与诸葛亮、徐庶形成三方策应,决胜赤壁,曲线救刘。你如果对此不信,可以仔细去阅读一下赤壁之战的那几回书,看看我扯得有点道理没有。

所以赤壁大战一结束,庞统就直接来投刘备了。而且后来为了不让刘备为难,也免得自己像当初诸葛亮刚来时那样受关羽、张飞的夹板气,他情愿从最底层做起,并不急于出示鲁肃和诸葛亮的推荐信。

果然,他在耒阳以真才实学征服了张飞,得到了刘备的赏识和重用:

先主见与善谭,大器之,以为治中从事。亲待亚于诸葛亮,遂与亮并为军师中郎将。

但正是这样的待遇,却为他的人生蒙上了悲剧的基因,一山不容二虎这种暗黑理论总是有市场的,诸位请容许我先挖个坑,后边到点了我再填上。

庞统跟随刘备领军入川,刘璋亲自到涪陵城接应刘备。

这时候,刘备的心里还在想着法正的话,对于法正的阴献之策,刘备是有所保留的,《三国志.先主传》:

张松令法正白先主,及谋臣庞统进说,便可于会所袭璋。

先主曰:"此大事也,不可仓卒。"

虽然刘备很清楚法正说得有道理,自己也确实需要益州作为霸业的基础,即使张松之前离开时也有交代,但是毕竟法正与自己是初次见面,交浅言深,谁知道他是不是刘璋的暗探。

再则,刘备在自己身上向来贴着大义的标签,如果就此拿下益州,在道义和情感上他认为是过不去的,当然关键是脸面问题。

更有甚者,目前自己取西川还有其它许多问题悬而未决。一者自己刚立足荆州未久,许多事情、许多关系诸葛亮还在理顺之中;二者东有孙权常讨荆州之逼,北有曹操虎视眈眈之强,如果他前去取西川,这个两个有什么反应他无法确定?三者西川毕竟是刘璋家族两代经营下来了,是否真如张松、法正之言那么好拿下?一但失手那就是万劫不复的境地!

但是庞统一席话就坚定了刘备的决心:

权变之时,固非一道所能定。兼弱攻昧,五伯之事。逆取顺守,报之以义,事定之后,封以大国,何负于信?今日不取,终为人利耳。

决心既然已经下了,那就必须行动。刘备向来就是个行动派,他与庞统制定了二路伐蜀的战略:

一路由刘备亲自率领,由庞统从原来荆州士卒中甑选的精锐一万余人,大部分由原来荆州的将士统领。

二路由张飞率领,统领军队在川东、荆西,秭归、夷陵等地,暂时驻地待命。

对刘备与庞统的这个部署,我认为充分考虑了各种因素:

第一,麻痹、示弱于刘璋,那意思是告诉刘璋,我就带了这么点人来,你不用担心,我真的是来帮助你的;

第二,告诉孙权,即使你知道我去西川了,你也别乱来,我大弟弟驻守荆州,二弟弟也布防驻守在外围,你来也没好果子吃;

第三,留诸葛亮在荆州,就是为了理顺荆州的人事和政治关系,免得再次发生当年徐州的曹豹事件,同时辅佐关羽,让孙权、曹操就算对荆州有想法,也只能望而兴叹;

第四,让张飞率部暂时驻守川东、荆西,秭归、夷陵,就是作为预备队。张飞所帅的人马都是刘备的旧部骁锐,兵力和战力都在刘备自带入川军团之上,战事一起必然是将士用命,不畏生死一往无前,当是夺取西川的主力。

就这么轻松的入得川来,但是人家刘璋客客气气,又给钱又给粮,还给自己补增兵员,自己攻打张鲁却寸功未建,确实找不到借口来找人家刘璋的晦气。

但是人一旦下定了某个决心,借口嘛总是找得到的。就像秦桧定岳飞之罪名一样,莫须有就能搞定你。

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先生给刘备同志的借口是庞统之死。庞统被张任的部队射杀在落凤坡后,刘备悲愤之余,下令全军,要为军师复仇。这个借口,显然是冠冕堂皇

可是,我要很遗憾的告诉你,刘备同志是没有这么愤青的,年少时都是喜怒不形于色,何况五十多岁的人了。而且,庞统是在刘备反水后,攻打雒城时,被乱箭射死的。

正史的记载是更加令人齿冷的。

建安十七年,刘备应刘璋之请入川收拾张鲁已经一年了,但是张鲁依然在汉中耀武扬威,快活自在得很。很明显,刘备根本没有真正在帮刘璋解决问题,打张鲁也是装装样子,他真正在干的是心怀叵测的在驻地葭萌大肆收买人心,《三国志.先主传》:

先主北到葭萌,未即讨鲁,厚树恩德,以收众心。

刘备要借口,借口就来了。曹操这时候从赤壁缓过气来了,就出兵收拾孙权,孙权写信向刘备求救,《三国志.先主传》:

明年,曹公征孙权,权呼先主自救。

先主遣使告璋,曰:"曹公征吴,吴忧危急。孙氏与孤本为唇齿,又乐进在青泥与关羽相拒,今不往救羽,进必大克,转侵州界,其忧有甚于鲁。鲁自守之贼,不足虑也。"

乃从璋求万兵及资(宝)[实],欲以东行。璋但许兵四千,其余皆给半。

按照道理来讲,我认为刘璋给的这个粮草和军队的数量已经非常好了。人家刘璋也是有顾虑的,他虽然懦弱,却不傻,而且黄权这些忠志之士肯定也还是时常在他耳朵边陈说刘备在川的厉害关系的。

刘备来到川中一年,不但没有消灭张鲁,反而动辄向自己要钱要兵,这一次更是狮子大口要一万兵。万一你不去回援荆州,反而直接上来打我怎么办?再加上刘备这一年来在川中大肆拉拢豪门望族和手握兵权的将领,刘璋不顾虑、不害怕真是不可能的。

刘璋你怎么想没有关系,刘备要的只是借口而已。但是就此却好像还是勉强了一点,恰在此时,倒霉的张松给刘备送来了借口的引子。

就此,刘备佯装冲冠一怒,拔刀指向刘璋,大吼一声:冲啊!终于,武力夺取西川的战斗打响了。


下一章预告 I 第三卷 飞龙在天:三分天下的定鼎【五】兵动西川折凤雏

本书目录 I 闲扯刘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连载】闲扯刘备 第三卷 飞龙在天:三分天下的定鼎【四】暗影兵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itmt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