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班主任,在管理班级的时候,经常要和孩子们斗智斗勇。有时候,要识破孩子的谎言,并且正确的处理,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有的时候,比如说发现孩子玩手机,将情况反馈给家长,有的家长竟然很惊讶,发现自己平时完全被蒙在鼓里,回顾孩子在家里的表现,才发现自己忽略了太多蛛丝马迹,不能有效识破孩子的谎言,让孩子蒙混过关。
当然,孩子撒谎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每个人都会撒谎。能够察觉到孩子撒谎,则说明父母是善于观察,并且在意亲子关系的建立。识别谎言的本质,是家长能否有效的接收孩子传达出来的信息。
杰克·谢弗和马文·卡林斯在《像间谍一样观察》一书中给出了非常实用的技巧,帮助家长去修复,维护,强化亲子关系,不仅对亲子关系有用,这些技巧还适用于包括夫妻关系,同事关系等一切人际关系。我们真正要学会的是,如何培养出超高的观察力,觉察到孩子的非语言行为和语言两方面透露出来的信息,然后正确的处理。
一.非语言行为
正确解码孩子非语言信息,让亲子沟通更加有效我们先给大家看一幅图,请大家观察图片,解决一个问题:此时谁占上风,是男还是女?
乍看起来,似乎是小伙子占上风,因为他正在用手指指点。但小伙子有一个反直觉的后倾动作,如果指责别人,一般是前倾动作。而年轻女士则“两手叉腰”(一种侵略性非语言信号),试图弥补面对小伙子时的身高劣势。年轻女士歪着头,颈动脉暴露,表明她不惧怕小伙子。分析结果:基于小伙子的后倾动作和年轻女士的非语言姿态(其侵略性姿态表明年轻女士并不惧怕),小伙子在本次互动中处于下风。
曾经有部美剧《lie to me》,说的就是教授通过身体语言判定人有没有说谎,其实道理是一样的。尽管我们有时候嘴里否定着什么,但是身体语言却诚实的告诉了听众答案,只是有的人能够觉察到信息,有人不能。
我们的身体和表情会释放出这样几类信号:表示友好,表示中性,表示敌意,表示攻击。在一段关系的相处过程中,身体姿态也会表现出,我们的谈话意愿,和真实想法。
我们说,表示关系融洽的三大信号,是自然的挑眉,自然的微笑,歪头和恰当的眼神接触。举个例子,歪头其实是将自己的颈动脉暴露给对方,所以不是自己信任的人,想要进一步建立友好关系的人,不会做这样的动作。再比如,生气的人鼻孔会张大,因为要吸入更多的氧气。如果孩子和你谈一件事情,眼神闪烁,很可能孩子隐瞒了某一件事或者某些细节。
观察孩子的非语言信号,可以帮助我们决定谈话的内容,方式,以及程度。
正确解码孩子非语言信息,让亲子沟通更加有效二.谈话技巧
有效倾听
我们和孩子在进行亲子对话时,一定要认真倾听孩子说的话,不仅要保持安静,并且要关注讲话的内容,要和孩子保持眼神上的沟通,这是在释放友好的信号,在必要的时候,可以适当的重复和评价,让孩子获得被关注以及自我良好的感觉。其次,在和孩子的互动过程中,要在接收和发送信息的完整过程内,观察孩子的语言和非语言信号。当孩子有身体后倾,双手叉腰等身体语言时,可能谈话的内容引起了孩子的不适,要根据具体的情境灵活的调整。
语言逻辑
1."呃......"技巧
父母:明天就要检查默写了,你今晚的古诗文背诵任务完成了吗?
孩子:呃......
父母:不要想着看电视了,快回房间背书去吧。
用“呃......”回答或者不直接回答都是强烈的欺骗信号,需要父母在对话中加倍注意。另外,在和孩子对话时,要等孩子把话说完,避免孩子觉察到“呃”技巧,并且此技巧只适用于非是即否的问句,不适合开放性的回答。在开放性的回答里,“呃...”可能意味着深思熟虑。
2.“是......”的陷阱
父母:听说你这次的作文并不是你独立完成的,你和网上有的文章很相似
孩子:我这个周末花了整整一下午写作文,不要指责我抄袭!
父母:我不是在指责你
孩子:你就是!
通过以上的对话,我们发现,父母的谈话已经偏离了主方向,变成了是否指责孩子的问题。孩子用“是......”这个句子将事情的关键带到了自己的领地上。家长应该要注意到这个陷阱,换一种问的方法:
父母:听说你这次的作文并不是你独立完成的,你和网上有的文章很相似
孩子:我这个周末花了整整一下午写作文,不要指责我抄袭!
父母:我知道你在写作上花了很多心思,可是我问的不是这个,我问的是:你有没有抄袭网上的文章呢?
这样,才能让孩子正视谈话的中心,而不是避重就轻,甚至模糊了焦点。
3.“我为什么要相信你”
当某人给你提供答案时,你可以直接问他们:“我为什么要相信你”,诚实的人通常会回答:“因为我说的是实话”,而撒谎的人则会千方百计让别人相信自己说的是事实。最大的差异在于,诚实的人重点在简单的传达信息,准确的描述事实,而撒谎的人重点在于使自己和别人相信自己说的话,增加说话的可信度。我们来看两段对话:
父母:今天运动会上,小明被打了,听说你也动手了。
孩子:我没有动手。
父母:我为什么相信你?
孩子:我真的没有动手打人。
父母:今天运动会上,小明被打了,听说你也动手了。
孩子:我没有动手。
父母:我为什么相信你?
孩子:我说的是实话。
我们可以发现,第一段对话里,孩子并没有直接回答父母的问题,对话二中,孩子说“我说的是实话”,可能孩子真的没有参与打人。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事实,但欺骗的可能性降低了。
三.让孩子说更多信息的部分原理
移情表述
移情表述就是站在对方的角度上表达感受。比如说,当孩子放学回来之后,你可以问一句:“你今天放学回来有点晚,你在学校学了一天,一定很累了。”这个时候,孩子可能会回答道:“是啊!累死了,不仅学了一天,今天晚上还周测了”。如果你想获得更多的信息,可以继续用移情表述。
“是数学周测吗?你一定发挥的不错”(移情表述)
“别提了,最后一道大题我想了半天没想起来,估计总分不会太高了”
推定表述
什么叫推定表述呢?实质就是提出对或者错的事实。如果推定表述是正确的,那么人们就会确认事实,如果推定表述是错误的,人们则会提供正确答案,通常还会伴随详细的解释,说明答案的原因。
举个例子:
父母:今天你看起来不是很开心
孩子:对啊(并不想说话)
父母:看你的表情,大概是周测成绩不尽如人意?(推定表述)
孩子:的确是这样,我的数学成绩没有达到我的预想(猜对了)
孩子:不是,今天值日的时候,和某某同学发生了一点争执(猜错了)
好奇心法则
班主任打电话,说孩子在学校犯了一个错,孩子回到家后,显然没有主动向家长说明情况的意愿。这个时候,家长可以选择,利用好奇心法则,做出三四次反常规的一些行为,比如说沉默的翻看报纸等等(通常你都会和孩子讨论时事新闻,但今天没有),那么孩子的好奇心被勾起,准备和家长好好聊聊今天在学校发生的事情。
自我披露法则
孩子在学校早恋了,你得知了这一消息,孩子并没有和你坦白。你可以找一个恰当的机会,说自己高中早恋的经历,然后不说进展,保持神秘(好奇心法则),在孩子强烈要求下,讲述过程,并暗示孩子的反常行为,在自我披露之后,孩子可能会将自己的早恋经历作为交换,向父母坦白。
一定要注意的是,自我披露的内容的筛选,以及观察对方在听到披露信息后的反应,如果对方表现出厌恶或者抗拒的信息,要及时中止。
第三方信息
如果想了解孩子对早恋,抄袭,短视频等看法,如果直接去问孩子有没有此类行为,孩子一定会表现的很抗拒。这个时候,你可以搬出来“别人家的孩子”,来看看孩子的评价。如果孩子对邻居孩子早恋导致成绩下滑的行为,表示鄙视,那么可能,孩子对这方面的处理可以暂时的另家长放心了。
其实,与人沟通,并不仅仅是语言上的信息交换,还包括身体和表情的信息交换。如果真的对孩子的教育下了很大的工夫,认真的观察孩子平时的表现,认真听孩子的每一句话,都能看出孩子的真实状态。如果孩子只是偶尔撒谎,且不是原则性的问题,家长觉察后,可以很灵活的处理,如果孩子习惯性撒谎,我想家长们也肯定要反思一下,自己平时的言行。
正如杰克·谢弗和马文·卡林斯在《像间谍一样观察》里写到,做个善于观察的人,最终的目的,还是为了建立真诚的亲子关系,夫妻关系,同事关系等一切人际关系。写这篇文章的最终目的,还是希望家长能够做个生活的有心人,多陪伴孩子,多与孩子沟通,觉察到孩子传达给你的语言和非语言信息,在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用恰当的方式去帮助他,在孩子不想谈话只想独立成长的时候,给他时间和空间。正确的解码信息,做孩子稳定的弓,让孩子成为一路飞翔的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