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底,广西南宁组织交流合作代表团访问越南。访问期间,代表团代表南宁市与越南某市签署了友好城市意向书。不同国家的城市建立友好城市关系并不罕见。但有趣的是,这个越南城市的名字,北宁市,正好对应南宁。北宁距离越南首都河内约30公里,距离中国边境约200公里,并不算远。这是越南主要的电子产品制造中心。比如为苹果生产声学设备的戈尔,就在这里设厂。
不仅在北宁,在越南也有很多具有中国风的地名,甚至很多地名和中国的完全一样。比如越南有个地方叫仙游县,和福建仙游一模一样。比如越南还有其他地方叫河南,山西,太原,重庆,襄阳,西宁。所有碰巧和我们中国的地名同名的越南地名,你可以在地图上找到它们。
之所以会这样命名是因为历史上越南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可以追溯到五代十国,也就是公元900年以前。当时越南北部一直是中原王朝的一部分。五十年代以后,越南北部逐渐脱离了中原王朝的控制。直到中国北宋时期,越南才建立了自己的王朝。直到19世纪,汉字仍在越南使用。
我们来看看地形。越南是一块狭长的S形土地,面积和中国云南差不多。然而,它包含58个省。这58个省的情况不一样。其中北方和中部地区历史上与中原王朝有很多交集,地名也更像中国名字。而离中原王朝相对较远的越南南部地区,并没有受到那么深的影响。地名都是很当地的越南语,比如邦美树、芽庄、博莱古、帕蒂都通等。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越南中北部的地名充满了浓郁的“中国味”,甚至与中国的地名“面对面”,不是简单的照搬。但由于中国文化的影响,它使用了与中国地名相同的命名逻辑。
比如越南有很多小地名叫“安阳”,比如安阳社、安阳广场、安阳镇等等。这个名字和河南安阳一样,但不是抄袭安阳,而是出自一个叫“安阳王”的人。王安阳据说是战国时期蜀国的王子。蜀国灭亡后,他南下到今天的越南,在当时名为安水的一条河的北岸建立了王城,因此被称为“安阳王”。你看,这其实就是我们中国古代的命名逻辑,就是以山川为参照物,“山南水北称阳”。因此,安水北侧所建的城,称为“安阳”。
比如越南唯一一个1200多年没变的地名,兖州郡,最早是唐朝贞观年间建立的。这个名字,也和河流命名法有关,来源于“玩水”。
比如越南中部有一个省叫“承天顺化省”。这个“承天”的由来,是为了效仿中国历史上的“承天府”。“天府”是指与皇帝直接相关的地方,可能是皇帝的出生地,也可能是登基前的封地。如明朝嘉靖皇帝登基后,将出生地湖北钟祥命名为承天府。1802年,越南建立阮朝,效仿承天府,将登基之地命名为承天府,都城。后来“承天府”演变为“承天省”,合并为今天的“承天顺化省”。
我们经常谈论去哪里旅游,看看当地的风景。但是,地名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景观。从当地地名的由来,说不定能发现什么有趣的东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