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孙权劝学
《资治通鉴》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译文:
当初,吴王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军政大事,不能不读书!"吕蒙以军务繁忙为由推辞。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经书而成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只不过应当大致读一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你事务繁多,哪里比得上我?我常常读书,自己认为有很大的收益。"吕蒙于是开始读书。等到鲁肃来到寻阳的时候,跟吕蒙谈论,十分吃惊地说:"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已不再是当年吴县那个阿蒙了!"吕蒙说:"跟读书人分别三天,就要重新擦亮眼睛看待,长兄怎么知道这件事这么晚呢!"鲁肃于是叩拜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好友,然后告别了。
相关人物
吴大帝孙权(182-252),字仲谋,汉族,吴郡富春县(今浙江富阳)人。三国时期吴国的开国君主,公元229-252年在位。孙权是长沙太守孙坚次子,幼年跟随兄长吴侯孙策平定江东,200年孙策早逝,孙权继位为江东之主。208年,孙权与刘备联盟,并于赤壁击败曹操,天下三分局面初步形成。219年孙权自刘备手中夺得荆州,使吴国的领土面积大大增加。222年孙权称吴王,229年称帝,正式建立吴国。
吕蒙,字子明,汝南富陂人,三国时东吴名将。少年时依附姊夫邓当,追随孙策为将,以胆气壮烈闻名于当时,累封别部司马。孙权统事后,渐受重用,参与了破黄祖之战,封横野中郎将。从围曹仁于南郡,并于濡须数御曹军,屡献奇计,累功拜庐江太守。在军旅之时,在孙权的劝说下发愤读书,深为孙权、鲁肃所敬服。后进占荆南三郡,计擒郝普,在合肥战场奋勇抵抗魏军追袭,以功除左护军、虎威将军。后来又替代鲁肃守陆口,设计袭取荆州,击败蜀汉名将关羽,拜南郡太守,封孱陵侯,受勋殊隆。
鲁肃(172-217),字子敬,汉族,临淮东城(今安徽定远)人,东汉末年东吴的著名军事统帅。他曾为孙权提出鼎足江东的战略规划,因此得到孙权的赏识,于周瑜死后代替周瑜领兵,守陆口。此后鲁肃为索取荆州而邀荆州守将关羽相见,然而却无功而返。建安二十二(217),鲁肃去世,年仅46岁,孙权亲自为鲁肃发丧,诸葛亮也为其致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