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老春(原创)
早上去单位,突然发现街道上车辆很少,行人也不多。出租车不见了,就连新开通不久的公交车也都停止了运营。
“咋啦这是?”我万分疑惑地看着空荡荡的街道,心里感觉很不踏实。
走向单位的路上,尽碰到些手里拎着蔬菜水果、肉蛋鱼的人。我立刻就意识到,昨天掀起的抢购风潮还在继续。
果然,路过老市场的时候,发现早日的冷清,早已经被现在的人潮汹涌给取代。尽管市场监管部门设置了疫情防控卡点儿,但依旧阻挡不了人们抢购的热情。
从市场出来的人,个个儿都大包小裹地拎满了两只手,包里除了蔬菜就是肉鱼。
看来,从昨天开始的抢购风不仅没有过去,反而愈演愈烈。到单位后听说,批发市场今早刚到的一车货还没等卸完,就被人们抢购空了。
有时候真是不得不佩服这些社会大众们,似乎知道消息的时间总是早于我们这些上班族。
抢购风源于昨天市里发布的一则疫情防控通知。
昨天上午十点左右,市里发布消息说出现三例阳性感染者。本地也发布通知,开始排查自3月17日至今去过市里的人员。因为害怕一旦封城买不到菜,所以全市各地就都开始了抢购。
十点半我处理完工作去菜市场的时候,发现已经抢不进去了。各个菜摊儿几乎被抢购一空,地上、摊位上满是被抢购后留下的破烂菜叶。
即便是这样,也还是有人在不管不顾地往袋子里装那些平时几乎都没人买的品相不好的蔬菜水果。
我想买些新鲜蔬菜中午吃火锅,可是竟然没有买到。转身去买肉,也扑了个空。
往常卖肉的摊位一直到晚上也都有肉,可是昨天十点半的时候就已经被抢购一空了。
不仅如此,蔬果的价格也是直线上升。大白菜已经卖到5块了,鸡蛋也从5块8卖到了7块。看着人们抢购时的急躁与不安,我无奈地转身从菜市场回了家。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我以为经过昨天一天的抢购也就差不多了,没成想今天早上的抢购依旧那么厉害。
中午的时候妻子回来说,很多卖冻货的店都卖得清空了库存,超市里很多货架也都被买空了。看来,人们对于封城后物资供应不上的担忧是十分巨大的。
尽管相关部门一再声明物资供应充足,没必要过分抢购,但人们显然已经被有些地方被封后买不到蔬菜的状况给吓到了,所以都想尽可能的多贮备一些以做到心安。
这很可以理解,我们这样的小城,交通本身就不便利,现在又到处封控,真要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蔬菜水果的供应很可能会成为问题。所以,及早做些准备还是应该的。
其实,抢购蔬菜水果还只是一个方面,米面粮油及其他日杂也都被疯狂抢购。更甚的,是一些人抢购医药。
我有个朋友昨天告诉我说,他家里不只是储备了蔬菜水果,还储备了针药,以防疫情吃紧身体不行的时候去不了医院,好自己给自己打针。
说实话,对于他的这个举动,我十分不理解,觉得他过于紧张了。且不说打针本身就是一个技术活儿,就连用药也都很具有专业性。就我们这些没经过培训的普通人,即便是发生了突发状况,自己给自己打针也都是件十分冒险的事儿。
而且,那种突发状况是十分罕见的。除非本身就有基础性疾病,或者是突发战乱,否则几乎是用不上的。
但无论是抢购蔬菜水果,还是储备针药,其实都反映出疫情反复下人们内心的巨大焦虑与恐慌。
虽然有关部门一再发布消息稳控大众情绪,但疫区封控之后依旧居高不下的确诊人数,却难以让人真正做到心里踏实。
我想,要想让社会大众真正能放心,最主要的就是要控制住疫情,让每一天的确诊人数降下来,这比任何通报都更有用。
如果不能从事实上做到让居民恢复信心,社会出现恐慌情绪就是必然的。
真心希望这场疫情能够早一点消退,不然长期封控在家,人会抑郁的。那些长期坚守岗位的工作人员也会被压垮。
希望疫情防控能够再科学一些,希望尽快将中医药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希望能早一天击退疫情。
毕竟,已经是三月末了,再不控制住,就会影响农民种地了。若是耽误了农时,那就会更让人心里觉得不安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