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的话:此次命题应是严肃且庄重的,文字不能太跳脱,词句编排皆有要求,按平台惯例,我应眼观鼻鼻观心,以皈依的心态认真对待此次主题。但~~既是邀稿,且又不愿太脱离生活,那我还是想先写点俏皮话,小编勿打,怕痛。
了解一座城市最直接的途径是什么?是在网上翻阅信息?还是到处翻找出行攻略?
我的推荐是:坐公交车。
原因有三:一是开班极早,线路繁多,能满足各种赶路人不同的出行需求;二是准时准点,不用劳心驾驶,根治路怒症不二妙法;三是环保降耗,落实节能减排责任义务,还能静心欣赏城市风光。
可以这样说,只要是有出行需求的人,谁能抵挡住每天定时定点杵在路牌底下,闪着两个大灯泡等你盼你的佳人呢?更何况人家还那么的贴心实惠,全程凉快,全城两块。
好了,皮完了,皮一下很开心,谢谢小编。
![](https://img.haomeiwen.com/i12570348/403a6fc708ce4aa2.png)
如果你正陷入窠臼,去坐一趟公交车吧,试着去看看半梦半醒的城市,去尝尝星月下的餐食,去感受一次次擦肩而过的触碰,去记忆车窗外那已忘却的影像。
如果你正踏入辉煌,去坐一趟公交车吧!试着在拥挤的人群中,去体验那晃荡飘摇的窒息感,去理解聚合离散的无常,去汲取摆渡人那一舟一桨的坚定······
在市域交通不断高质量发展的“8D魔幻都市”——重庆。公交车相较于轻轨地铁,更像是拖家带口扛着麻袋“吭哧吭哧”爬上坡,瞅着轨道交通和“黄色法拉利”两个皮小子在身边呼呼转圈的老大哥——步子走得越发稳健而扎实。
红岩圣地歌乐山脚下,有一条202路公交线路,始发石井坡——终点重庆北站,因缘分使然,202路公交车曾“驮”着我走过一段在命运之海艰难泅渡的时光。
回望那段时光,我渐渐发现在这个时间异常宝贵的年代,繁忙的公交反而成了闹中取静、忙中有暇的思辨之地,让人有机会领略城市最真实的一面,有空闲透过车窗检视那些看似平淡却又丰富饱满的生活点滴。
![](https://img.haomeiwen.com/i12570348/afe79bfc5e026948.jpg)
驶向黎明的“渡舟”
石井坡位于歌乐山脚,与白公馆、渣滓洞俯仰相望。不论是回望历史还是立足现实,“驶向黎明”的定义都极契合从歌乐山脚下出发的202路公交车。
凌晨的石井坡,有着颇为奇妙的一面,无论冬夏,总是被一层淡淡的青雾笼罩,不知是歌乐山上飘下的山雾还是嘉陵江上腾起的水气,淡淡的青色面纱掩罩着她的真容。
夜虽未尽,但仍有人在星夜赶路。凌晨5时许的202站牌下,三三两两的行人伫立等候,此时头上还是黑天,路的尽头也是黑黑的,若是冬天,除了路灯周围一圈淡淡的光晕,很难看清街道情况,青雾带着山风的冷,使这种黑更显厚重。公交站牌上方便是颇具科技感、如“太空船”般圆润硕大的石井坡轨道交通站,小小站牌与大大站台在一起,迸发出强烈的“反差萌”。
不管是线路开通的时间还是车辆本身,202路公交车都显得很“年轻”,两个亮闪闪的大灯泡,高高的车沿,垂髫似的后视镜,红绿喜庆的配色,悄无声息的电力驱动,使得她在路上行驶都是轻手轻脚的。
在凌晨的始发站登车,会有一种奇异的安定感,起初只觉得是空车有位,心理舒坦,但沉下心后发现不仅是这个原因,这种感觉应是从那道暖光开始,随着脱离黑暗驶向黎明而加深。那是一种因可预期而产生的获得感,准点、守时、有序、可预期,是遵守规则秩序获得的正反馈。
![](https://img.haomeiwen.com/i12570348/5ae608e82aebd17a.jpg)
“担山”的赶路者
最美的姿态是前进。在不到六点的清晨,202路公交车“驮着”人群在各个站点上下往复,继而奔向下一个目的地的场景能渲染出一种浓厚的使命感,这比八九点的早高峰显得更为突出更加纯粹。
在不同站点也有大致的人群区分,他们带有明显的职业特征,带有各色的生产工具,带有鲜明的个性标签,形形色色的人群在你面前变换更替,在喧闹的都市,车中一隅却是安静沉默的,眼看着城市从黑夜中慢慢苏醒,思索着人群的聚合离散,是对抗因早起而昏睡的好办法。
从起点站开出后不用五分钟就会经过“三千城”,在这一站会有许多携带硕大背包行囊的路人和肩挑各种物品的挑夫登车,大多四十岁上下,男性居多,值得注意的是,他们大都熟悉车辆内部结构:特意从后门上车,先将行李用自带的绳索紧套在扶杆上固定,再走到前门付费。
细细一看,有桶有篓、有筐有篼,偶尔还有自制手推车,当中紧缚着铁钎、电锤、沙铲等工具,他们还有一个特点:即使有空位大部分也不去坐,而是喜欢站在固定好的行李旁,双腿微弯,倚靠在行李上,表情严肃沉默不语。
若是不熟悉情况的乘客,可能会对车中挤入种类繁多的“重量级”工具物品感到讶异,但我作为“资深”乘客,很是理解,不言语,主动踮踮脚踱踱步让出摆放物品的“固定空间”,现在细细一想,也有只有包容度高的城市,包容度高的公交才具备这种大气度。
从“三千城”驶出,车辆进入磁童路,路经重庆大学站时你能感受到蓬勃的青春朝气,许多穿着各色校服的男孩女孩簇拥着上车,有的叽叽喳喳、笑笑谈谈,有的头戴耳机,沉默站立,有的把书包前抱,倚在一旁向望窗外。
他们的神情不一,但那种独属于青春期的傲娇和无畏,都洋溢着乐观积极、热烈向上的情绪。他们大多乘不了几站,往往在前方的学校就会下车,学生步入校园时,天还是灰蒙蒙,教学楼灯火通明,一副欣欣向荣的蓬勃景象。
当汽车驶过石门大桥,在大石坝至红旗河沟一线,挎各色背包,身着职业装的上班族逐渐增多,乘车过程中,他们的视线很难离开手机,偶尔抬头却是在观察还有几个站下车,他们下车后目的性极强,快速穿梭在各个写字楼,此时再想想,可能车上的时间也算是难得的休憩吧。
![](https://img.haomeiwen.com/i12570348/28a48e9f2ceb1b7b.jpg)
窗外的“破晓”美景
最美的风光始终在路上。若细细品味每条公交线路,你会发现途中总有那么几处让人印象深刻的场景,可以是建筑,可以是景观。202路公交车这条行走在城市“经脉穴位”上的公交线路,尤其在清晨,沿途的风光着实让人记忆深刻。
首先是沿磁器口的伴江路段,早上六点,天还没放亮,星月依旧在高空闪烁,夜空下的江面微光摇摇,古镇宝轮寺在灯光的映照下闪烁着灿灿的金色光晕,汽车静悄悄从江边驶过,娴静瑰丽,透过车窗,偶尔能发现沿江徒步的晨跑者,以运动的方式让生命在清晨绽放,这种生活自由闲适,让人醒目舒心。
驶过磁器口,沿蜿蜒傍山小径走劳动路,途经三峡广场大环岛时你会发现平日车满为患、踽踽难行的道路,如今却是“十六车道为君开”,白日里汽车像盒子一样挤满车道,难见道路真貌,此时的大环道大气宽广,路旁高耸的灯柱,亭亭玉立,间隔有序,灯光洒在柏油路上,像有规律的琴谱,红绿灯有规律地闪着黄灯打起节拍,车辆驶过明灭的路面就是一道清亮音符,着实算得上一景。
或许是缘分已到,或许是时间刚好,当车辆驶上石门大桥引桥,转角那一瞬,透过车窗望向宽广江面,你会欣喜看到整个世界正为你发光,红彤彤的朝阳正从江面奋力攀升,挥洒出金色霞光,江水默契的回应着初升的太阳,丝丝缕缕的波浪开始向桥下溶动,矗立在江岸的高楼,沐浴朝霞,幕墙上波光粼粼,像极了身着凤冠霞帔,因兴奋过度连鼻尖都在熠熠生辉的新娘,整个城市苏醒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12570348/da81e1631123afcb.jpg)
莫道君行早,奋进在此时。202路公交车在新时代重庆道路上驰骋前行,不断见证着城市的迭代升级,坚毅守护着万千“赶路人”的心,时刻畅通着广大劳动人民奔向幸福生活的康庄大道,这样的公交线路随着城市发展不断伸展延伸,链接起城与城、沟通了人与人,为新时代重庆高质量发展默默贡献着坚实的交通力量。
愿在这趟城市旅途中,你我都能发现城市的美,找到生命的真,传递内心的善。
水印#濡墨冒险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