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华藏佛学世界居士林
《佛教因缘故事》:「欠人财物 作牛还债」

《佛教因缘故事》:「欠人财物 作牛还债」

作者: 沙门的世界 | 来源:发表于2020-10-30 10:34 被阅读0次

从前,有一位信佛又发菩提心的居士,时常以财物借给人周转,而不取利息。凡是经济困苦的人去求居士援助,他都以济助的方式,把财物借给贫苦者。因此,居士美誉远闻,人人称赞。于是,有很多受困者都来向他借贷财物。

这时,有两个歹徒诈称贫困,来向居士各借五千元,约定期限于三个月后归还。第二次,向他借款一万元,约定半年还清;两次均如期偿还。第三次借款,就预谋侵夺。他俩互谓:「我们这次跟他各借十万元,期约到时就躲起来不还他。」。

当时,有一头牛系在篱笆里,对他俩说:「我先世为人时,亏欠主人一仟元,因此作牛三世还偿不完,何况你们夺取十万元?那罪业更没有解脱之期了!」

他俩听了非常惊愕,再也不敢想贪。于是就把这件事告诉主人。

主人相信他俩的话,把牛带到野外去放生,并且发愿说:「愿此牛从今以后,解脱畜生身;若有余钱未还,即以布施,无复相欠。」

此牛不久命终,即转生为人。

 

《辩意长者子经》说:

「五事作畜生:

一、犯戒私窃偷盗。

二、负债抵而不偿。

三、杀生以身偿之。

四、不喜听受经法(不知善恶业报)。

五、常以因缘艰难斋戒施会。

是为五事堕畜生中。」。

相关文章

  • 《佛教因缘故事》:「欠人财物 作牛还债」

    从前,有一位信佛又发菩提心的居士,时常以财物借给人周转,而不取利息。凡是经济困苦的人去求居士援助,他都以济助的方式...

  • 《佛教因缘故事》:「婢女作王女」

    从前阿育王的王宫里,有一卑微的女婢,她很欣羡国王发心供养三宝;每当国王斋供比丘僧众时,婢女总是慨叹自己的业障深重,...

  • 人生,是个还债的旅程

    拆解:《人生,是个还债的旅程(深度好文)》 选题:前世不欠,今生不见;今生相见,皆有因缘。 结构:总分总,正文部分...

  • 2020-10-17

    经云:“假使经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前世不欠,今生不见;今生相见,为了还债。 曾在《阅微草...

  • 《佛教因缘故事》:「罪报如影随形」

    诗曰:「业果随形永不亡,群生作孽自招殃; 皈依忏悔勤精进,莫往泥犁万死偿。」。 从前佛陀在舍卫国祇园精舍为诸天、人...

  • 《佛教因缘故事》:「天帝供佛」

    诗曰: 「诸佛圣尊大福田,人天供养果无边; 若能四事施僧众,授记当来证觉仙。」。 从前,释迦佛陀在摩竭陀国、王舍城...

  • 《佛教因缘故事》:「须菩提恶性的因缘」

    释迦世尊最初成佛时,为了教化龙王,即现比丘形相,前往须弥山下,端坐思惟。这时,有一只金翅鸟王,飞到大海中去抓一条小...

  • 《佛教因缘故事》:「法师恶口作百头鱼」

    从前释迦世尊,在摩竭陀国竹林精舍说法时,因为众多比丘互相说是非,不慎口过。于是佛陀即以神通接引诸比丘,来到梨越河的...

  • 2019-08-04

    若无因缘,何以相遇,若无相欠,怎会相见。向来缘浅,奈何情深,若不相见,因缘已尽。因缘已尽,再无相欠,无需再见。

  • 若无相欠,怎会相见

    佛说:“若无因缘,何以相遇,若无相欠,怎会相见。向来缘浅,奈何情深,若不相见,因缘已尽。因缘已尽,再无相欠,无需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佛教因缘故事》:「欠人财物 作牛还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knrv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