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经典《大学》学习录:38
“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未有上好仁下不好义者也,未有好义其事不终者也,未有府库财非其财者也。”
这二节是发挥说明内本外末的意义。
曾子讲:“仁德的君子知晓生财的大道并不是专门只为了利益,他不会私下占有财富而独自享用安富尊荣,所以这种行为就是舍弃财富而使自身发达。不仁德的君主,不知晓生财的大道,一心只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以剥削百姓为生,所以导致天下人离心离德而有敗国亡身的祸患,这就是舍弃自身而发达财富。散财、聚财,其利害关系就像上面所讲的,真是迥然不同,况且仁德的君子虽然是舍弃财富而发达自身,然而终究也没有无财。君子以此心爱护百姓称为仁,百姓以此心报答君子称为义,在上位的不好仁,而在下位的不好义,是有这样现象的,没有见过上位者给百姓轻徭役薄赋税,以爱惜百姓为念,而下位者不知感激爱戴,而以不忠不义来报效的。下位者不好义,因此做事半途而废没有成就的有之,没有见过好义者对于分内应该所做之事,不踊跃去做的,不诚心诚意竭力的去完成的。至于好义的人,自己出力都在所不惜,更何况是对于国库之财,国家的财富,都会努力的防护保卫守备而不会占为己有,上位者好仁,其效用就是这样。”
盖仁德的君子把天下当做自己一身,不问有和无,不说多和少,天下的生长繁茂,即是自己一身的生长繁茂,上位者以此来爱护下位者,下位者以此来报答上位者,这样散财的效用不是非常的彰明而显著吗?君子怎么可以不务志于仁呢?
张居正讲:“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 发,是生发兴旺的意思。曾子说:“仁德的君子,知道生财的大道,所以只要使百姓富足,不肯一心只为自己获利,因此天下归心,而安心处于富贵崇高之位,这就是舍了货财,去发达自己的身子。不仁德之君,不知生财的大道,只想要自己聚财,不管百姓的贫苦,因此天下离心,有敗国亡身的祸患,这就是舍着自己的身子,去生发那财货。”用财来发身的,本不想求财,然而既然得了民心,实际上未尝没有财。用身子发财者,本想用财来供养身,然而却反到是因此丧身,那么财有什么用呢?其中的利害迥然不同,不用比较就可知道了。
“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也。未有好义,其事不终者也。未有府库财,非其财者也。” 上,是君上。下,指百姓说。终,是成就的意思。曾子承接上文说:“君上爱护百姓,是仁;百姓忠于君上,是义。上不好仁,而下不好义,这种事情有。如果那为人上的,轻徭役薄赋税,节约用度爱护百姓,使百姓各得其所,那百姓便都会感激爱戴,就像人子对待父母一样,也好比手足之于腹心,各自以忠诚发挥自己的效用,岂有那种不好义的人忠于他的上位者呢?下位者不好义,肯定会将君上交代的事情做不好。现在在下位者,既然好义,则做事就会清清楚楚条理分明而又爱戴之情切,把君上的事,看做自己家的事一样,都会踊跃前去,而竭心尽力来完成。岂有有始无终使事情不能成就的?下位者不好义而人心叛离,肯定不能保护国家府库的财货。”现在下位者既然好义,则百姓供给于下,则君主安心富贵于上,将府库的财货就当做自家的财货一样都会去防护保守,而长保国家财货的所有,岂会出现争夺悖出的现象,使天下人不能享受此财货呢?下位者好义而能忠于上者其效用如此,这莫非是上位者好仁而启发的下位者吗?所以作为人上者,必须以志于仁为要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