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观游世,物我一如

作者: 112212 | 来源:发表于2020-09-02 17:56 被阅读0次

    庄子推崇达观游世,提倡以道为师,放弃自我中心,物我一如,达到无我的境地。

    以自我为中心是人类根深蒂固的缺点。它有两种局限性:

    一是束缚了人类的生命想象力,认识不到宇宙的浩瀚无边,看不到宇宙无可言说的“大美”,体验不到天人一如的“天和”“天乐”(《天道》);

    二是在自我与他人之间建立了贵贱等级,人为物役,相互争斗,乐此不疲。

    依庄子看,一切等级都是浮云。

    “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秋水》)。

    种种物我差别都是一种自我欺骗,与大道完全背离。真正得道的人,会摆脱自我中心,不为物役,真正地做到“物物而不物于物”(《山木》),回归自己的本性,做物的主人。

    对于现实的一切,顺其自然,坦然达观。“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应帝王》)。


    心的虚无的本性决定了它可以摆脱有形物包括形体的限制,而且它应该摆脱这种限制。但是这种摆脱是以承认形体的有限性以及形体属于命运的世界为前提的。在这种承认中,心由于部分地让渡出对形体的执著,因而获得了某种限度的自由。形体不足以成为对心的限制,换言之,不足以在心中打结。从另一个角度说,心可以不受形体的摆布,超越出来。“物物而不物于物。”

    心为形役的情形,《齐物论》中有生动的描述:

    一受其成形,不亡以待尽。与物相刃相靡,其行进如驰,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可不哀耶!人谓之不死,奚益?其形化,其心与之然。可不谓大哀乎!人之生也,固若是芒乎?其我独芒,而人亦有不芒者乎?

    心灵不该成为形体的奴隶,反过来,它要让心灵超越形体。对形体的超越也就是庄子喜欢讲的“解”。

    “而不能自解者,物有结之。”(《大宗师》)

    “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古者谓是帝之悬解。”(《养生主》)

    心为物役就会在心中形成“结”,如所谓的“成心”,会让人郁闷,但是“解”会把心带到“无何有之乡,广漠之野”,这就是逍遥的状态。这是一种目中无人,目中无物的状态。“齐物”其实就是“解”的一种方式。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达观游世,物我一如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lbws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