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一一出去找隔壁家的琪琪玩,不一会儿便羡慕地从琪琪家回来,“妈妈,琪琪奶奶又给她妈妈买了好多多的好吃的,还有漂亮衣服……”
安慰了一下女儿,心里也充满疑惑。
隔壁家的那个婆婆,几乎是个节约成瘾的妇人,印象中即使逢年过节也从未买过新衣服,饮食上也是能省则省,若不是这几年娶了媳妇,琪琪爸心疼媳妇经常买一些鸡鸭鱼肉改善生活,她家桌上也许数月都看不到荤腥,可即使是这样,她也经常会耍些小聪明,在儿子外出上班的几天,家里就降到贫民水平,等儿子回家休息,再恢复富农身份。
琪琪妈对婆婆的克制敢怒不敢言,只能寄希望于老公回家休假的时间可以长点,再长点。而每每她老公回家,她们家都像经历一次节日的狂欢,琪琪爸大包小包为媳妇置办东西,门边永远坐着一个黑着脸却敢怒不敢言的婆婆。
如此循环往复,只知道,那个俭朴的婆婆一直和她那个疼媳妇的儿子捉着迷藏,即使那时候媳妇经历过两次怀孕并且生下两个女儿,平日生活都没有过太大改善,虽然最近听说又怀孕了,但突然转变到主动买吃的,买衣服却着实让人吃惊。
然而很快,我便得到了答案,农村大妈的嘴就像传播病毒的载体,不一会儿这个消息便散步到庄子的每一个角落。
据最开始接触到消息源头的某个和隔壁家有亲戚的某个大妈讲,婆婆带媳妇去了医院做了B超(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已经确定这胎是个男孩!
![](https://img.haomeiwen.com/i5363125/e17a99daa6e1c3ca.jpg)
接下来,便是各位大妈炫耀自己曾经的论点与事实相符的时刻:
我早说过她的肚子尖尖的,一定是个男孩!
她从怀孕时就喜欢吃酸的,当然是男孩了。
我看过她肚子上的妊娠线,又细又直,是男孩无疑了。
农村重视儿子的风气催生出一个个似乎比医生还专业的神婆,她们专注于猜测年轻一代的孕期媳妇们生男生女,并以答案与自己的猜测一致为荣誉。
据老公后来跟我透漏,在一一还赖在我肚子里的时候,那些敬业的神婆还“占卜”过我会生下一个女儿,岂料被婆婆霸气回应:我就喜欢孙女!神婆们好不气愤。
后来果然被她们言中,便成为她们成功案例中的又一项荣誉。
而她们所热衷于的猜测背后,蕴藏了多少年轻人的辛酸,又有谁知呢?
一
在广州上班时,曾经有一位女同事小慧,本地人,聪明能干,贤惠善良,尤其会做一手地道的广东菜,味道,卖相让见过尝过的人无不垂涎欲滴。
每到节日的时候,小慧便特地从家里带一些提前准备好的美食,分享给我们这些背井离乡的外地人,也因此,我跟小慧成为了无话不谈的知心朋友。
然而深入了解了小慧的家庭,我才知道外表热情乐观的她还有那么多不为人知的心酸。
小慧的婆家,是地道的本地人,有地,有房,公婆不用工作,每月租金便足够家里开支,年底村里还有可观的分红。
然而,看似富裕的家庭,小慧却并未感觉到幸福,即使女儿已经三岁,说起她出生时的情景她依然泪水沾湿了眼眶:婆婆看到女儿的时候,眼神里充满了嫌恶,竟然说怎么不扔到垃圾桶里!
![](https://img.haomeiwen.com/i5363125/068a642477c96f4c.jpg)
我是怀着愤怒到几乎要爆炸的心态来听完小慧的讲述的,怎么也无法想象,在现在这样一个高速发展的新社会里,仍旧有这样一个封建到让人无法想象的老人。
而对于小慧来说,一切只是刚刚开始,她几乎每天都要面对婆婆揽着老公姐姐家的小外孙心肝肉跳地叫着,一边又冷眼斥责着自己无辜的女儿,尽管女儿才是他们家族里最小的孩子。
![](https://img.haomeiwen.com/i5363125/7a572573781eacfe.jpg)
后来,小慧又经历了怀孕并痛苦的流产(当然检查是个女孩),身心的伤痛让她一度抑郁,后来终于如愿又怀孕了,并且据说是个儿子,她迫不及待把这个好消息第一个分享给了我。而在深知她经受过的这一系列的伤害和痛苦的过程后,我感觉这个好消息本身多少带了一些讽刺的意味,然而,还是希望,有了儿子这道护身符,她在婆家的日子会好过一些。
如果说在如此发达的大城市,“重男轻女”的思想只是一些特例,那相对来说,农村中拥有这些封建思想的家庭,可以说是相当普遍了。
二
自古以来,农村人的眼中,劳动力的水平就和家里的富裕程度划上等号,尽管社会发展到今天,很多农村人有了更多致富的途径,但在更多人的心里,儿子大于天,东方不亮西方亮,多一个儿子,才代表你多一份概率成为有钱人。
![](https://img.haomeiwen.com/i5363125/57c129fd06bd58e7.jpeg)
离我家不远的村子里就有一家把这种概率发展到极致的人。
那是一个有着两个儿子的家庭,重男轻女的家庭衍生出重男轻女的后代。两个儿子各自成家后,又都想要儿子,于是竟然各自又生了四个孩子,当然,不得不惊叹于基因的强大性,他们各自的前三个孩子都是女孩。两个儿子都外出打工,留下了父母和自己的四个孩子在家,这样的后果是,一大家子人挤在一个只有三间屋子的瓦房里很多年,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甚至点不起电,若不是去年政策下来把他的房子修整了一下刷了白,根本没有人可以看见他家的全貌。
八个孩子打通铺睡在其中一间窄小的屋子里,每年孩子们即使上幼儿园的学费对她们来说都是一笔天文数字,在外打工多年的父母很少回来看望他们,不知是被沉重的生活压的抽不出时间还是没有勇气面对这个满目疮痍的家庭?
每次八个孩子出来,就像村子里来了一群扫荡的“小鬼子”,村庄里的人都怕他们,因为他们一旦到别人家里,都会毫不客气地“吃光、喝光、拿光”。
有一次我隔壁家的老太太经过他们家门口时,正好无意中从口袋里抠出一粒遗落的瓜子并顺势填入了口中,怎奈一群熊孩子看见后当场拦住老太太的去路,伸出一只只脏兮兮的小手:拿来……
捅了马蜂窝的老太太把口袋翻出来,勉强又找到几颗,哭笑不得地说:孩儿啊,奶奶真的没有了,这几颗,也不够你们分的呀……
三
在有些有着“重男轻女”思想成人的眼中,竟然不是我该对我的孩子负怎样的责任,该给予他们怎样的生活,他们关注的竟然只是孩子的性别本身,不得不说这些被重视与不被重视的孩子本身也是场悲剧。
有一个网友曾经写了一个发生在她身上关于“蜜枣”的故事。
初一的时候,有段时间弟弟爱吃蜜枣,于是妈妈经常买来放进粥里,而弟弟碗里的蜜枣,永远要比她碗里的多。
直到有一天,妈妈盛好饭后她把饭端上桌,在其他人还没上桌时,她坐在桌前第一次吃起了那碗蜜枣更多的,本来应该属于弟弟的粥,妈妈当时脸上的不满,她永远也忘不了!
甚至后来,妈妈把这件事当成她不懂事,不知道谦让弟弟的证明讲给楼下的邻居听,邻居却反问妈妈:为什么不能把两碗粥里的蜜枣盛的一样多?
虽然时隔多年,网友讲起这个故事时,还是忍不住泪如雨下,不患贫,患不均,母亲“重男轻女”的思想给女孩子带来的伤害往往伴随着她们的一生。
![](https://img.haomeiwen.com/i5363125/9d4b92c7a10abd23.jpg)
遍寻资料,很多八零后有哥哥或弟弟的女孩记忆中都有一个假父母,记忆中这些有封建思想的父母对女孩的伤害,使她们在以后漫长的一生中,都充满了自卑,敏感,怯懦与不安全感,而更有甚者,本来是“重男轻女”封建思想的受害者却最终被这个可怕的思想反噬,成年结婚后的她们变成另一个父母的版本,更加疯狂地期望通过生一个儿子来摆脱自己童年时身为女孩时所无能为力的宿命感。
可是,真的能摆脱吗?会不会塑造的,又是一个悲哀而又不幸的自己?
而再换一个角度,反观那些享受父母特殊照顾的男孩们,有几个成长为顶天立地的男子汉,撑起一方家族的荣辱?又有几个真正地光耀门楣,衣锦还乡?父母给他们的来自家庭中的偏爱,真的强大到了能覆盖住他们头顶的天空吗?
然而,那又有什么?在许多父母口中代表家里最高荣誉的,哪怕是默默无闻的儿子,也不可能是功成名就的女儿,除非,女儿能够帮助儿子塑造另一个功成名就,但成为代表的,终究不是女儿的那个。
这些,我想,既是一个女儿的悲哀,也是一个女人的悲哀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