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中的承诺

作者: 海的波文 | 来源:发表于2018-06-09 22:30 被阅读403次
    海的波文

    先附上曾经风中的承诺。

    这些天,在春的呼吸中窥探时间的流动痕迹,一切生命在季节的轮回里正走向生机勃勃。

    在这令人喜悦的季节里,迎来了组织上的“名师”发展之路,赶上了“名师”成长的末班车,心里有点激动,有点高兴,也有一丝惆怅和酸楚,甚至还夹杂着一丝对自己的嘲笑。对于组织要求的个人“三年成长规划书”,迟迟下不了手,落不了笔。真不知道,年近不惑的我该为自己描绘怎样的“三年锦绣桃李”。

    坐在桌前,铺开纸,让思绪翻进“过去”的深渊,那个儿时的美丽梦想早已在现实的洪流中顺利招安,一年又一年越发吃紧的光阴流水也把自己逼近了“不惑之年。”在为人师的最好年华里,没有目标,没有规划,没有谁提醒“诗酒趁年华,可知年华只是弹指刹那”,一路走来,懵懵懂懂,跌跌撞撞,以致于大把大把的青春岁月都被荒废在路上。

    回望站立讲台的每一天,每一年,每一届,十八年了,从音乐到语文,任凭自己“摸爬滚打”,一个人“在明白与不明白之间,主观上并不勤奋,客观上又非勤奋不可,从来不想争上游,实际上却从未沦为下游”的状态下前行。在各项比赛中催生自己不断学习,不断努力,没有团队的力量,没有方向的指引,没有目标的规划,成长到今天,还依然是一副“营养不良”的样子。梦中的理想啊,你可知道心爱你的人儿已经为你燃烧到了这般模样?!

    如若规划,我愿意:

    继续在各类有意义的书籍中汲取力量,助我实现“生态园”式的语文课堂。

    萧红在《呼兰河传》里这样描写祖父的园子:“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都有无限的本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这样的园子自打读到的那天起,就没有忘记过,那份生命的律动,那种自由和绽放,真是美极了,闭上眼睛,生命的拔节声,成长的笑声就荡漾在你的面前。

    我多么想拥有这样的“生态园”式的语文课堂啊。我用自己温暖的手指在黑板上书写着学生们的未来,他们自由快乐,阳光向上,他们善良感恩,意志坚强,他们热爱生活,热爱课堂,热爱知识的海洋,他们自信满满,对未来充满向往,他们用行动表现出优秀学生该有的模样。

    于此相比,在今天教育的胡同里,一切似乎都是被压抑的,那种生命的绽放和成长被作业、考试、升学已逼近了墙角。培东老师曾说,我们办最牛的学校,收最牛的学生,招最牛的老师,最后我们最该拥有的美好人文情怀却被牛吃掉了。这种“育分不育人式”的评价机制,失去了该有的人情冷暖,有时也近乎冷漠,学生们厌恶学习,厌恶学校,每天在升学分数的逼迫下失去了成长的自我,失去了孩童该有的纯真和快乐。

    “天才之所以是天才,并不是由于他们生来具有很高的天赋,更重要的是他们在幼年时期的兴趣和热情没有被踩掉,并且得到了保护和顺利发展的结果。”

    所以我愿意用自己对教育最肤浅的理解,去保护和发展孩子们的兴趣和热情,我愿意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去呵护孩子们最敏感脆弱的心,相信,在合理的引领下,他们会如同三月里初生的芽儿,踮着脚尖拼命地朝向美好的春天里成长。

    也渴望这三年,能在组织的带领下,系统地读一些教育书籍和人文情怀式书籍,不断厚实自己的知识涵养,以更好地用生命温润生命,用成长体察成长,构建起一个属于自己和孩子们的“生态园”式的语文课堂。

    带好一届学生,完成一次新教育的“读写”实验,用湿漉漉的笔墨塑造心灵。

    假期里听了两场朱永新的新教育实验报告,在过去的一学年也加入了“乡村教育家”的“阅读实验教室”,越来越发现,读书,写作,可以更好地塑造学生的人格。所以,这三年,继续做好“阅读实验”,扎扎实实地进行一场新教育的读写培养。

    回望刚刚过去的一学期,我们在学习之余,记了整整一本读书笔记,约五万字;写了15篇大作文,约一万二千字;写了每周一记和读后感30篇,约二万四千字;选最满意的文章,师生共同打印编排、策划设计,结集为《蒹葭苍苍》,近六万字;我们一学期评选出二十位“文学之星”和二十本“优秀读书笔记”;我们一学期丢掉了太多的语文练习和试卷;我们一学期利用边角时间多读了近十本书,多写了近三万字;我们还利用语文课学唱了十首感恩励志的歌曲,我们一起看了两场电影;我们每次的语文考试成绩名列前茅;我们的师生关系温暖融洽,学生们对语文课总是怀有期待和留恋之情,我想,这就是阅读最大的功效,美好的人格永远比分数重要,而塑造人格,这是语文特有的人文使命。

    “顺木之天,以致其性”。这三年,我会在“读写”中继续探索对学生美好人格的培养,努力营造一种愉悦轻松的教育氛围,遵循孩子们成长的规律,和学生一起心甘情愿地去经历、享受教学过程中的蜕变和那些触摸灵魂的快乐,让在“读写”中种下的真善美在学生的心中生根发芽,用“读写的力量”踏踏实实地为学生的未来奠基。

    朱教授新教育实验的理想结果是:“当今天的孩子,成为一代新人走向世界的时候,我们看到他们身上是这样的:政治是有理想的;财富是有汗水的;科学是有人性的;享乐是有道德的。”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选择相信这样的理想结果,正如圣奥古斯汀所说:“信仰我们所从未看见的,而这种信仰的回报,是看见我们相信的。”

    找到一个更好的自己,一个沉默敦厚,充实安静的自己,既写随性的文字,又写教科研的文字,当然,也愿意在这三年里评过职称去。

    一直以来都认为“世间最美好的气质是书卷气,世间最美丽的人物是读书人”,所以从参加工作以来,不得已也罢,自觉也罢,渐渐养成了读书写文字的习惯。当然所写文字大多是生活的影子,是我与孩子与学生共同经历的美好瞬间,这些有情有暖的文字值得我记录书写。对于,职称似的的论文,总是懈怠得很,这三年,祈愿组织能给予我鞭策,多写写对教学和课堂的钻研与探索。

    这三年里,还有一本书的念想。曾经,倪萍出一本书叫《日子》,白云想出一本书叫《月子》,我怎么就不能有出一本书的念想呢?但后来,我看到了龙应台的一句话——“你的书值得砍树吗?”瞬间为自己的念头而羞愧,是啊,我的书值得砍树吗?但现在,这个念头又存在于我的脑海,我愿意用文字记下自己的欢悲忧喜,我愿意把这些人生的过往安放在一个圣洁的地方,不管岁月走多远,有朝一日,我回头翻看,那些被我走丢的时光都在散发墨香的书页里存活着。这样的书,是用来怀念的,与多少人读她,无关。

    在湿地也好,在简书、新浪也罢,那些文字就是我走过的日子,我以每月近两万字的速度书写着,未来的三年,我会坚持写下去,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相信,岁月会许我一本“值得砍树”的书。

    最近又读摩西奶奶,这位58岁才开始画画的老人,从未受过任何专业的绘画训练,一辈子未走出过农场,却把自己画成了风靡全球的风俗画画家,80岁,在纽约举办她人生的第一场画展,作品畅销欧美。她用经历告诉我们:人生只有一次,用心用情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找到一条自己喜欢的路,并全心全意地走下去。

    写到这里,我的心释然许多,先不问这样的规划书是否合理,能否过关,我已不再为自己年近不惑才迎来“名师发展工程”而感到委屈,一股毛茸茸的力量已在心里升腾,颇觉温暖。

    朗诵一首顾城的诗吧,在这文章的末端——

    既然

    前,不见岸  后也离了岸

    既然彼岸尚远

    隔一海苍天

    那么,就把一生交给海吧

    交给前方没有标出的航线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风中的承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lpxe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