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没有太多想要写的内容,又是到了一个思考不足的阶段了。
作为产品经理,平时的文章都是来源于每日的工作,发现问题,然后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或是对某些的问题的理解。如果大量重复性的工作,那么在思考的时候,就会常常停留于表面,因为快速的解决当前问题才是最重要的。
最近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评审结束后,进入开发阶段,会发现很多没有想到的技术问题,统统被抛了出来,而我面临的是要不要去解决这些没有写清楚的问题。所以就是这些细节性的问题,处理起来也是颇有门道,选择处理和选择不处理,都不会是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我们要思考问题产生的原因,不断的提醒自己更优的去解决问题。
一、原因
表层:需求评审、技术确认需求、进入开发、发现不同情况下功能需要多种实现方式。
结果:讨论不同情况的处理方式,补充逻辑。这就会造成需求的蔓延,以及版本的延期,因为讨论需要时间,补充逻辑也需要时间,当这些确认后,还要给整个项目组同步信息,个别情况还要向上汇报,一个问题用这套流程处理下来还能接受。但是如果每天都这样,你会如何呢?
其实,这种情况下,如果能提前让团队成员查看需求文档,那么可以提前减少大部分的逻辑修改;如果能过一遍技术方案,那么产品的落地将能更加切合实际。
延展:内部声音
面对这些细节性的问题,有人说要改,有人建议下期实现,你作为产品经理是如何进行判断的呢?当然表层次,用户用的最多的是必须要改的,但这些细节性的问题大部分情况下都是可有可无的,用户很难会用的这么深,所以处不处理都是可以的。
而实际我们要面对的是如何决策,你必须要考虑别人的感受。
一个团队,有愿意配合你的(A),有无所谓的(B),有抗拒的(C)。如果一个方案,你无法说服C,最终选择了C的提议,你觉得A会开心吗?长此以往的这样,以后还会有人愿意配合你来实现产品吗?
有人和我说过,用户为中心。这我是坚信不疑,可是呵呵,不是每个决策都是围绕用户的,方案落地不靠用户,靠的的团队。而很多情况下,我们都是去探索,去尝试,用户需求不是主要的,这是事实
曾经一个团队成员和我说过,决定了我们就去做。改来改去,一直没有个确定方案。这句话我记忆尤深,正如三国里面一句台词,“决策者错可以改,但是不能说错;因为你错了,你就丧失了主动”,这句话到哪里都是适用的。
二、行动
随时记录问题
当问题出现的时候,我们要在第一时间将问题记录上,看看问题产生的频率,这就能知道自己的方案到底是否完善,然后在下个版本的实现中,参考问题,提出优化改进方案,可以不断的去完善产品的细节问题。
我们每个人都要及时的跟进问题,否则1-2天后,就会忘记这个问题,错过了最佳改正时机。因为别人也在等着你的标准,否则就会出现,技术说“你没有标准,ok,我自己按照理解想一个”,结果事后作为产品又不认技术的方案。
多思考在决策
面对细节性的问题,我建议大家不要及时的去认可某一个解决方案,临时去决策,不经过深思熟虑,那么肯定会被带着跑。不同的开发,有不同的意见,A说了方案,你认可了,当做了一段时间后,B来说A的方案有问题,你又觉得B是对的,so?懵逼了吧。
所以当问题来了后,记下来思考下相关性的功能,是否有同样的问题?是否要上报?然后将自己的思考和大家同步下,提出你的改进意见。
避免问题产生
我要说把细节问题完全不产生,那是不现实的,所以我们只能尽力的去避免。
正如前面说的,如果大家对新的需求能够提前认知一下,多开一会讨论方案,那么很多问题就能提前解决掉。
就比如需求评审,我们只是评需求是否合理,能不能开发。而需求细节,大部分开发都是按照你写的PRD逻辑思维进行的,很多地方他们也没有考虑到。
这时,如果能通过一个周会,解决当前的问题,那岂不是很好,关键在于产品经理如何主动的去避免问题。
核心就是多沟通。
好了今天分享结束了,大家有兴趣的的可以加我,期待你的到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