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新手机前三个会下载的App,每天必打开一次。相信随着我分析能力的提高,这篇报告会越来越严谨,之后我也会一直不断进行优化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1708707/81f2237543db0052.png)
一、产品简介
-
产品名称:下厨房
-
slogan:唯有美食与爱不可辜负
-
成立时间:2011年3月
-
支持平台:iOS、Andriod
-
体验版本:iOS 6.1.1
-
产品介绍:记录、分享、购物
下厨房通过内容运营引导用户自主产生内容,形成以UGC为主的美食交流氛围,并由此延伸成与美食有关的优质生鲜电商平台。下厨房以突出的文艺风格吸引了一批同样追求生活品质的忠实用户,截止2016年7月,下厨房整体用户数超3000万,每日活跃用户高达600万,在同类应用中排行第一。 -
产品融资情况:
2012年6月 获得天使湾和九合创投天使投资。
2012年10月 获得联创策源和挚信资本数百万美元A轮投资。
2015年完成3000万美元B轮融资,华创资本领投,京东跟投。 � � � �
二、行业背景
2.1 行业规模
互联网餐饮产业链包括:
餐饮团购:美团、大众点评
在线外卖:美团外卖、饿了么
私厨到家:好厨师、爱大厨
在线菜谱:下厨房、好豆菜谱、豆果菜谱
供应链管理:菜筐子、饭店联盟
排队叫号:美味不用等 写食派
![](https://img.haomeiwen.com/i1708707/1439aeb81037ff8a.png)
美食菜谱类应用(移动端)的用户人均单日使用时间从2014年的24.2分钟到64.0分钟,最高达到79.9分钟,说明菜谱类应用已经有一定的规模和影响力。
![](https://img.haomeiwen.com/i1708707/db48f529efad667e.png)
2.2 行业竞争现状
截止2016年9月,下厨房的活跃用户数已经是好豆菜谱、豆果美食、美食杰的2倍左右,位于菜谱类应用排行第一。
![](https://img.haomeiwen.com/i1708707/142c009b8d3976e6.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1708707/1bfab9187c1de688.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1708707/e26cacc6ee9ea751.png)
三、产品层
3.1目标用户分析
3.1.1下厨房目标用户
![](https://img.haomeiwen.com/i1708707/5d1a9805b9e8b655.png)
下厨房对用户主要是以年龄、下厨频次、爱好美食程度等三个维度来定位的。
3.1.2 下厨房用户属性
-
下厨房女性用户占比一半以上
图5 2017.01下厨房用户性别分布 数据来源:talkingdata
-
26-35岁的用户是下厨房用户的主要组成部分(可以看出已婚女性对下厨的需求比较强烈)
图6 2017.01下厨房用户年龄分布 数据来源:talkingdata
-
从最近三个月数据中看出,下厨房用户的应用偏好集中在社交、生活、工作、通讯、网购,可以解释下厨房基于内容交流的社交属性和电商平台搭建的趋势所在,同时用户也有一定的电商购买习惯。
图7 2016.11-2017.1下厨房用户应用偏好 数据来源:talkingdata
3.2产品结构
![](https://img.haomeiwen.com/i1708707/f18c7167e77e7fe6.png)
- 菜谱/作品是下厨房最核心的功能,也是用户连接平台最直接的路径。每个菜谱是收藏的最小单位。其中:
①菜谱中包含作品,作品也可单独上传,不依赖于某菜谱;
②一个或多个菜谱组成一个菜单,可收藏整个菜单。
四、逻辑层
4.1产品逻辑
4.1.1产品功能逻辑
![](https://img.haomeiwen.com/i1708707/c67e3db2ed9bd302.png)
4.1.2展示推荐逻辑
![](https://img.haomeiwen.com/i1708707/f5a64df462c70dbb.png)
下厨房首页几乎包括了全部的核心内容,不仅设置了展示banner,还设置了信息流瀑布,用以推荐不同组合的内容,丰富使用体验,使得不同需求的用户也能快速找到感兴趣的内容。
4.1.3商业变现逻辑
- 内容收入:目前只限订阅号。
①自家订阅号:线上付费培训课程,如厨studio推出的系列烘焙课堂;和商家合作推广食材、厨具;
②入驻订阅号:增加品牌曝光:如企鹅吃喝指南订阅号。 - 广告收入:出售流量进行收费。
①与众多品牌建立合作关系,策划主题活动或品牌曝光。如:下厨房和新世相合作的“你的味道”短视频栏目,以征集作品方式鼓励用户参加。
②接入广告联盟,设置广告位进行精准广告投放,但数量较少,仅限静态图片。(PC端广告位置较多) - 电商收入:采取品类分成的方式,筛选优质供应商(或品牌)或者个人卖家入驻市集。
- 衍生品收入:与美食达人合作出版美食类图书,图书在下厨房进行推广和销售,同时连接到其他电商平台(亚马逊、京东)进行流量变现。
五、战略层
5.1 产品定位和产品发展
5.1.1 产品定位
下厨房是一个既提供菜谱的学习和经验交流,也是用户自发生成原创美食内容的综合平台,同时还是提供了厨房用具到生鲜特产等商品的细分垂直电商平台。
5.1.2 产品发展
从“社区”改为“信箱”,并把社区周边功能隐藏在信箱之内,可以看出下厨房未来的重点是在建设优质内容上,以内容推动电商销量,又以电商丰富内容(食材、食器等),订阅号将变成市集购买的流量入口,下厨房市集也会变成品质商品的代名词,这时,下厨房不单是一个菜谱社区,而会是一个关于美食一切的入口。
下厨房目前已经是菜谱类应用中的第一梯队,同类产品竞争非常激烈,如何继续发挥内容优势,挖掘用户数据,拓展用户场景,坐到排行老大的位置,是值得期待的事情。
5.2 SWOT分析
![](https://img.haomeiwen.com/i1708707/7b7aa940b2a83af4.png)
六、小结
6.1产品亮点
- 优质且数量庞大的菜谱和作品沉淀
- 活跃的社区氛围,孵化达人用户
- 用户积极参与市集选品(爱尝鲜)
- 品牌活动和产品功能融合,用户参与度高
- 风格统一、清新简洁的交互设计
6.2待改进点
- 信息流设计:下厨房首页信息流设计比较简洁,首页图片都是挑选过的优秀作品视觉上符合产品风格。但对于喜欢浏览首页内容的用户,尤其是新用户,要读清楚每块内容还是有点吃力,期待看到下厨房的新版信息流设计。
- 订阅号功能优化:在首页下方新增Tab放订阅号内容,可以看出订阅号功能是下厨房对社区内容拓展的一次探索。目前来看该功能仍比较含蓄,订阅号数量也较少。
用户还没有养成阅读订阅号的习惯,一是首页信息流中订阅号标识不够明显;二是各个订阅号的内容偏长,基本在10屏以上,有些甚至超过20屏。 - 变现壁垒不高:下厨房和同类应用都是走社区-电商的变现路径,电商本身并没有特别之处,如豆果美食除了搭建电商,还通过丰富的菜谱数据和家电互联,形成“食谱-社区-电商-智能厨电”的经济闭环,并开始真正盈利。而下厨房以人为本的定位,需要思考如何充分调研活跃的用户群体,去探索并满足用户对“吃”的需求。当用户的真正需求被满足,就会愿意出钱买单,甚至溢价付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