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经典||南华经解读104
且以巧斗力者,始乎阳,常卒乎阴,泰至则多奇巧;那些凭借伎巧角力的人,一开始是光明正大的,最后往往使出阴谋,太过分的时候就诡计频出了。以礼饮酒者,始乎治,常卒乎乱,泰至则多奇乐。按照礼仪饮酒的人,一开始都是规规矩矩的,最后往往醉酒迷乱,太过分的时候就丑态百出了。
凡事亦然:始乎谅,常卒乎鄙;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所有的事情都是这样:一开始能彼此见谅,到了最后却粗俗不堪;事情开始的时候很小,发展到最后必定会很严重。
言者,风波也;行者,实丧也。语言,就像风波;传递语言,会引起实际的得失。夫风波易以动,实丧易以危。风波容易兴起,而得失则容易造成危险。故忿设无由,巧言偏辞。所以愤怒的发作没有别的原因,就是源于花言巧语,言辞偏颇。
在言语上做一点添加,目的无非是让天平向自己这方倾斜一点。一开始似乎无伤大雅,但是双方你添一点,我再添一点,就会偏离太远,然后心态也变了,最后就会彼此动怒,这都是因为最初的一点花言巧语导致的。
前面讲到,叶公子高要出使齐国,担心自己完不成使命,孔子告诉他不要有情绪,要安然接受任务;出使中要平实地传递原义,不要花言巧语。花言巧语会破坏彼此之间的信任。
叶公子高还有一个担心,那就是齐国的办事人员都是表面恭敬实际怠慢,这让叶公子高担心无法推动齐国的官员按照自己预想的方向做事。最后孔子为他解答了这个问题。
兽死不择音,气息茀然,于是并生心厉。困兽临死就会乱叫,呼吸急促,生出狠厉之心。剋核大至,则必有不肖之心应之,而不知其然也。凡事逼迫太急,别人就会动歪心思来对付,而他被人对付了,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呢。
苟为不知其然也,孰知其所终!如果他自己都不知道怎么回事,谁又能知道他的结果会怎样呢!孔子提醒叶公子高,在出使中,对人不要逼迫太甚。齐国负责接待的小吏公事公办,也不要过于催促,因为会把人性中的恶激发出来。最后不知道会变成什么样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