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给大家介绍下这本书的背景,这是费孝通先生40年代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讲授“乡村社会学”时的讲课内容,也就是说这些观点,都是讨论的,而不是敲定的,是青涩的,而不是成熟的。它旨在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社会究竟是个什么样子?”在这里要先打个预防针,基层两个字很重要,意指中国社会并不只有乡土社会,这个是限定的范围。另外还有一点,这本书从出版到现在已经将近70年的时间了,期间中国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而且,只作为讨论性的内容,不免有些地方容易离现实较远。
讲乡土社会呢,肯定要先弄清楚,这是个什么样的概念,就社会学来说,大概近于,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也叫礼俗社会。以我看,可称是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生存环境极其稳定的一种社会。这两点是极为重要的,后面的许多观点都要以它为支撑。
这里先不展开太多,说一点生存环境稳定的直接影响:熟悉。举个例子,我们从前去别人家叫门,打电话的时候,别人就问:“谁呀”,这个时候往往不是报自己的名字,而是简单地回答一句:“我!”为什么有这个底气,因为熟悉啊,这个声音,你自信对方肯定是认得的。再比如,我们说到以前的商业氛围,借钱买货往往不凭字据,空口白话也就借了。听起来很神奇,实际上也是由于知根知底的熟悉。这里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的可靠性。
其实这里讲乡土,不如讲乡村,我们就从乡村说起。乡村的社会结构是很有意思的,不是以团体分,而是以范围分,不是平等如一,而是从自己往外推的差序,而且有极强的伸缩性,从血缘到地缘都是这样,以自己为出发点(克己复礼),走两条线,亲属配孝悌,朋友讲忠信。这其中的忠不是个人对团体,而是由衷的衷(诚心)。这种格局下,道德和法律,就要视对象和自己的关系来看了。还是举例子,比如红楼梦里的大观园,姑表林黛玉,姨表薛宝钗,后来就更多了,凡拉的上亲戚的,什么宝琴、岫云都算的上,这是大,小的时候呢,像苏秦潦倒的时候“妻不以为夫,嫂不以为叔”。如果是现实的例子,就比如我们从前办红白喜事,有钱或者德高望重的人家,街坊可以遍及全村,穷苦的街坊就只有隔壁的两三家了,这也是一个体现。那么,讲兼爱的话可不可以呢,墨子是提倡这一套的,然而孟子骂他“无父无君”。
乡村到这里,我们往小了再说家族,它和家庭的区别就在于结构上的复杂(不是数量上的,比如公婆儿媳,虽然只有四个人,但是关系很复杂)。在中国乡土社会中,它有三个特点,依需要沿亲属差序向外扩大(沿父系);是长期的事业组织(讲效率和纪律,三从四德)要负担政治,经济,宗教各种各样的功能,而且不因为个人的长成分裂,也不因个人死亡而结束;以父子为主轴而不是夫妻,夫妻间情感也比较淡薄,这一点还可以再讲,我们就从男女有别说起。
这个概念是怎么出来的呢?之前说了,乡土社会的家庭更多是事业单位,这种格局下,也导致了两性之间的矜持和保留,在乡下,有说有笑,有情有意这种事都是发生在同性和同年龄的集团里面。除了工作和生育(嗯,劳动力不够,同性不能繁衍……)几乎都是男的和男的一起,女的和女的一起,孩子们又是一起。这个并非偶然。因为要讲效率,有稳定的社会关系,靠的不是感情,感情是发生在新反应的尝试和旧反应的受阻里面,你们应该看出来了,这是冲突和耗损。那么靠的是什么呢,靠了解,由于经验的重复(嗯,环境的稳定),老少之间有单向的了解(意思是说,少年人经历的,老人们已经都先经历了),而男女之间却很难有这种了解,说起来,恋爱是一种对未知的探索,一件不会停止的追求,它的持续也依赖于不断的克服阻碍,去了解对方,从结果来说,几乎可说是毫无成就的,还会使社会关系不能稳定。是有害的。所以有了这样一种安排。把男女在生活和心理上加以隔离。也导致家族以同性为主,异性为辅的单系组合。也就是说男女之间只在行为上按一定的规则经营工作和生育,不会说向对方希望心理上的契合。
其实到这里,大概大家也发现了,乡土社会并没有带着美好正宗的光环,只是适应环境的一个产物。现在看来不免就有些落后了,但是关于这些落后的判断,我们也许同样没有完整的认知。不过这一点,就要等到下回分解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