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独读徒 图自网络
时光记忆题记——对于有些人来说,回忆的原因并不是真正想要回到或沉溺于过去,而仅仅只是想到过去看看而已。因为在他们心里,美好和安宁只存在于过去,而现在,只是将来不愿意回望的过去。
1980S——一尊极具年代感的容器。
人似乎在自己的一生中总会有意无意地抠掐出一段时间,隔绝出一处空间,把自己关锁在其中。以为岁月静好人生漫长,实际上岁月如流,从未停止。对于八零后这一代人来说,上世纪后二十年左右也许该是段美好的时光。因为这段时光刚好是童年和少年时期,而这个时期,应该是人一生中最无忧无虑的时光。岁月流经,轻缓静滞。
从不是太“长时期远距离的立场”来看那段短短二十年左右的时光,尽管整个中国的农村社会在“改革的春风”的鼓荡下暗流涌动,甚至有些地方某些领域已经是波涛汹涌了,但是在表面上,依然保持着一幅“吹面不寒杨柳风”的样子。遍布中国大地相对落后和保守的村庄,几乎完整地保持着上千年以来的古井不波,安静而落后。虽然有些东西如同春阳已经融化了阳坡的雪,阴坡的冰冷碴依如利刃;有些东西如同夏日烈阳下酷热难耐,树荫下则凉意习习。
然而保守则保守矣,这些村庄在无形中保留了中国乡土社会的最后一片安宁和美好。它也在无意中成为了保留这些记忆篇章的最佳容器,就如同激流浅处的一湾静潭终年沉默,或是柳暗花明处的一座古村的万古不化。
可是很少有人能想象得到,在此后很短的时间里,这里,以及这里所有的一切都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整个社会从平缓发展到加速前进,只是转瞬之间的事情。勉强跟上的踉踉跄跄,费力都跟不上的,则永远被淘汰到社会的最底层,苟活着。而苟活,则只能再一次退守到那初来的农村。
可是,不到万不得已,谁愿意苟活?即便是一头猪在圈里面窝得久了,也还想着出来晒晒太阳甚至是伸伸懒腰。而实际上这个时候,改革已经春风化雨般湿透了整个中国的上下里外,好像所有人都在往前奔忙。只是儿时少年时,看不懂这个社会,待到看懂了,已是惘然。
这既是个人从小到大的适应过程,也是整个社会从外到里的适应过程。倒是让我想起来初入军营的时候,因为我之前一直满口浓郁硬冷难懂的关中方言,从来不说或者是不屑或者是不喜说普通话,我整整一周没有开口,就躺在床上听着来自五湖四海的十几个兄弟操着各自家乡味道的普通话,激烈和青春洋溢地交流着他们的过去和现在。直到我确信自己能说普通话了以后,才开始和整个世界打招呼,进而交谈,尽管前腔后音里面乡音依然余音袅袅。
因为成长阶段的特殊或者叫巧合,这段时光被这代人在记忆的时间维度上定义成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段;也同时因为那个年代的特殊性,社会发展节奏的缓滞导致记忆密度增大,这段时光也被这代人在记忆的空间维度上定义成一个承载特殊意义的域;1980S在时间上的年代感和空间上的域化感的双重属性,使得它被有意无意地塑造成一尊极具年代感的容器。
幸与不幸,如同硬币两面。
不久的将来,当这代人都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八零后这个符号,终究只会是后书上一个小的不能再小的符号。就如同无数的前人和后辈一样,这是永恒的永恒结局。可是这个群体究竟能有多少意义在这个世界上留存,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我想说的是,八零后的幸与不幸,都跟出生在这个年代有关。
当然从大面上讲,八零后也是极其幸运的。这一代赶上了社会快速发展的所有节点。能在第一时间内,来回应和适应这个社会的所有变化。当前面的人还没有反应过来,或者是后来被迫着被动卷入到这场洪流当中,当后面的人还没有力量开始飞翔的时候,八零后已经由不适到适应再到乘风破浪了。
特殊的时代会造就一个特殊的群体。我想八零后最大的不幸就是,在安静和浮躁之间,过渡地太快,就如同有人稍显悲观地感叹到“还没来得及长大,就已经老了”。当“我们”刚刚懵懵懂懂中长成一个少年,可是社会却在不知不觉和毫无防备中把“我们”迅速推向二十一世纪。前脚刚走出幼嫩走进社会,就被汪洋大海裹挟着往前奔跑。这种巨大地差异带来的不适应感,可能深深地烙在每一个八零后的脑海里。
当然这种情况可能每个年代都有,可是这一代尤为剧烈,让人尤为惶恐。如果说,生活的前二十年左右时间,是在安静平静中度过,是在生活中爬。那么接下来的生活,就是在跑,且是急速地越来越快的奔跑,还没学会走就得跟着跑。可是跑着跑着,我们很多人忘记了为什么而跑,只盲目急切地往前跑。这也许是八零后最大的悲哀。
记忆的忧伤就在于,太沉溺于其中,会走不出来,不沉静于其中,又难得解脱。如果说要寻求每个年代记忆片段的意义,我想可能每代人都会以足够充沛的感情和充分的理由给出足够有力的答案。正如中国的很多群体,比如老三届,比如后来的七零八零九零后乃至零零后,一直在各自的界域内以不同的方式和力度诉说着每个年代的不同。
如同王小波在《我的精神家园》里面的文章,有很多当年下乡插队的例子,大概的意思可能是以对那段记忆中的岁月的荒谬性的一再强调,来比照给出现世中该有的正确答案。我将记忆中的那一幅幅画册描绘保存在文字里面,努力用这些残章断篇,来构筑心中的那片美好和安静,至于想给出现世中“该有”的什么答案,不必再说。那座馥郁城,就是我的精神家园。当然我只是我。
曾经的意义也许就在永远
应该说,每个人的童年少年都是不一样,那时候生活的经历,隐藏着一个人一生经历的密码,我们可以在每个人的完整人生轨迹当中,都能在童年少年的生活里找到对应印记,如同小时候,在杨树身上恶作剧或者无意间的刻上一道细小的划痕,现在看来,就是一张丑陋地嘴一样。只是,因为种种原因,我们不断在生活中隐匿,修改,虚化自己的童年时光,时光流转,剩下的,也许是终生定格的阴暗,或者是永难弥补的缺憾,或是晶莹剔透的洁亮,或者是其他。
就好像是电影,每部电影里面看完,留存在脑海里面的,可能经历风雨后,只是几个瞬间,几帧定格的画面而已,我的记忆也是如此。在我的脑海里,这个域,是由老井、苇子壕,瓜田,玉米地,村庄,大渠和那条上学的路等等一系列已经意象化了的场景构成的。这个域里面有风霜雨雪,有鸟语花香,有人情冷暖,有世态炎凉。这一页页的画面,每次沉浸其中,好像能看到当年月亮的清亮,闻见槐花的馥郁,体尝人情的醇厚。
这段岁月在客观上曾经是完整的,可主观上,已经被我们的大脑处理得只剩下这些残垣断壁,如同圆明园的残骸,人们还在尽力还原。那段时光,我也在尽力还原,还原不是为了怀旧,也不是走不出去,只是为了在将来的某个日子,某一瞬间,某个角落,告诉我们的后人,在这个世上,还有这样一段生活在时间中流过,在世上来过,也许久远的以后,在宇宙的某一隅,还会有这样的存在,在那里静静的呆着。或者说,就是想把心中的它,做成标本,永留于世间。当然这只是个痴心妄想,这世上除了时间,还有什么是永恒的?有人说,爱与自由,是应该永恒的。我想,这幅幅画面里,恰好有爱与自由,只是要清淡一些,透明一些。
我总是愿意相信,这个世界还是美好和善良的要多一些。把那个世界用一定形式留存下来,不是说这是情绪上的刻意怀旧和感情认同上的故意倒退,或者也不是说这个世界没有,而那个世界有。不是有没有的问题,而是多与少的问题。它上升不到丑与美,善与恶等等对立概念或者认知的比较上,这只是一种美好而善良的期望,寄希望于现在和未来的整个世界,整个人。
基于以上,我愿意用记忆,做就一本极具年代感的画册。想象着几十年后或者更远,老人把孩子抱在膝头,轻声朗诵着这些故事,复述着这些景象。就如同现在回想以前的黑白色场景,老人把孩子抱在膝头,一边翻老相册,一边讲老故事。也好像,某年某月的某一天,在那个你再熟悉不过的站台,跟眼前的一切说永别,在身后留下一串醒目的印记。也许有一天,我们会和自己重逢在某个夏日午后的一句诗,一个词,一缕伴随着茶清香泛起的轻柔情愫记忆中,跟那熟悉亲切的感觉说再见,在眼前升起一幕久真的纱帐。
我们终将会走出,离开这个世界,就像从身后吹来的风,和时间一起默默无情的往前走,不管你。每一个单独的个体都在试图用最绚烂的生命证明自己的存在,就像是烟花。曾经的存在,这个世界上的所有的一切,都会变成曾经。曾经有曾经的意义,曾经的意义也许就在永远。
路的那端,还在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