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我们爱写日记终身学习想法
【日更70】怎样找准你的职业路线(5)看市场:找到属于你的“快车

【日更70】怎样找准你的职业路线(5)看市场:找到属于你的“快车

作者: 咸鱼一条条 | 来源:发表于2019-04-06 21:45 被阅读1次

    通过前面几讲,我们知道,定位自己的天赋优势和能力现状非常重要,它们本质上是帮你建立对自己和对职场的客观认识,知道“你是谁”“你有什么”“职场需要什么”“你缺什么”,以及“怎么办”。

    如果说前面我们主要从能力的层面,帮你建立职业发展的思路,到这一讲,我们就需要把眼光投向工作本身。你再优秀,也需要在具体的工作机会中施展你的才能。

    要想找到好机会,你需要视野宽,还需要眼光好。这一讲我们就来说如何在大市场中看机会和挑机会,找到你职业发展的快车道。

    成为信息“宽胶带”

    我常常说,很多时候,我们在职业发展上做不出更优的选择,表面看是没有选项,其实是你没有看到选项。

    这个时代,某种意义上,信息对每个人的开放程度是一样的,问题是,你有没有打开向外搜集信息的那扇门,是不是能够找到最有效的关键信息。

    我在做咨询的时候,发现太多人在择业的时候,是被动的、消极的。总是觉得在现在的公司待不下去了,再去看外面的机会。这种方式其实是不对的。

    我的第一个建议,就是不要等到需要找工作的时候再去看工作机会。你需要始终抱着为自己“制造选项”的心态。

    比如,最基本的,你要关注趋势。

    在平时,你就要关注,报道趋势的主流媒体都在披露些什么信息?关注这些信息,不是说让你看到什么行业热门就去什么行业,而是让你对“这个世界正在发生什么”保持最基本的敏感。

    我有一个朋友,在国企做财务,做了很多年,想要转行做投行,找我咨询,我直接建议他,先把主流的科技和创投媒体最近3个月的文章都找过来看一遍,然后,再来找我谈。

    另外,不能忽视的是,人也是重要信息源。

    如果你自己本身在的体系是比较落伍的,接触面也比较狭窄,新的事情、新的趋势可能都到达不了你这里,这时候你必须主动地去拓展人脉,去找新的信息源。

    对你感兴趣的领域,你最好能有相关的人脉,可能是这个行业的资深人士,也可能是你社群里的小伙伴,也可能是跳槽去了某些公司的前同事。你在平时,你需要有意建立这样的关系。

    特别你要注意从比你“级别高”的人那里获得更有效的信息,我这里说的级别高指的是,他的职业经历比你丰富,已经取得一些成就,或者他本身人在头部公司。

    对这样的朋友,你要多关注他朋友圈发布的信息,有机会多请他吃饭,找他聊天,对他进行“信息盘剥”。

    其实,提示趋势的信息是无处不在的,关键是你是不是有心,会不会顺藤摸瓜。

    比如你在刷朋友圈的时候,一定要去关注那些走在趋势前沿的人们,他们在发布哪些信息。因为你在主流媒体上看到的趋势可能已经是路人皆知的了,而你在朋友圈看到的,说不定是还没有冒出头的好机会。

    注意,我说的获取信息,不仅仅是搜集信息,还包括在各种信息中看到可能性的能力。

    我经常喜欢用“宽胶带”这个概念来打比方:

    信息获取能力强的人,就像是“很宽的胶带”,不但面积大,黏性也强,他们擅长从周围的环境中吸收信息,并且把外部的信息跟自己原有的认知体系融合,作出自己的理解和判断。

    比方说,一家大公司发布了新的战略布局,你会不会想到,这其中预示着什么样的人才需求的变化?

    那些在职业发展中善于把握机会、快速卡位的人,往往都具备这种“宽胶带”的特质。

    像做调研一样去找工作

    刚才我们说了,你平时就需要对信息和趋势保持敏感,积累对大市场、泛行业的认知。在这个过程中,你可能会产生一些模糊的想法或者目标,那么怎么判断你感兴趣的行业或岗位究竟要不要进入呢?

    很多人在找工作的时候,习惯性地会在招聘网站根据岗位关键词搜索,可能还会通过公司规模或者薪酬水平进行筛选,然后投递简历。

    这种方法不是不可以,但更加主动的方式是,先圈定范围,然后去做充足的前期摸底和调研。

    为什么呢?其实我们可以看到两个现实情况。

    第一,很多好机会,尤其在大公司,往往内部推荐就把名额占了,开放出来的职位未必是太好的。

    第二,事实上如果你已经在你所在的领域中做得足够好了,你真的不需要去找工作,工作会主动找上你。

    那么当你还没有这样的条件,又希望找到“好工作”的时候,对你而言的“好工作”,往往是跟你目前的情况稍微有点距离的目标,也就是那种你跳一跳才能够得着的目标。

    这里想要强调的第一点是,不要自我设限,敢于去争取那些需要跳一跳才能够得着的好机会。

    第二点是,找这样的工作的时候,你要像做一个课题的调研一样去搜集信息。

    调研的目的,首先是校正你的认知偏差。

    很多时候你对一个行业或岗位的认知跟真实的情况是有偏差的,在这个过程中,你也可能会发现其他的可能性,会澄清你内心的想法。

    比如你本来想去互联网金融公司做运营,你调研了之后发现自己其实更适合去做BD,或者更适合去做市场。

    调研的另一个目的是明确你跟你目标岗位之间的差距到底是什么,然后想办法去缩小这个差距,比如有针对性地去弥补相关经验和能力,或者你可以做好准备去说服面试官你具备相应的潜力。

    怎么做调研?

    第一是看行业里面的事,关注相关的报道。

    第二是看这个行业里面的人,看人又分成两种,一种是公开的,比如通过大佬们的公开演讲,从中抓取信息。

    我一个朋友曾经跟我讲过一件事,说有一个女孩拿着三个offer去找他,问该怎么选?他就给这个女孩支了个招,他说,你去把这三家公司的创始人在网上能收集到的讲话稿全部找来,全看了之后,你就知道该选哪家了。

    其实我们能从人身上获得的信息,会比单纯的事件报道获得的信息更加立体和生动。

    看人还有一种,就是在线下去找到对这个圈子比较了解的人。

    有句话说得好,“这个时代是获得信息最容易的时代,但又是获得有效信息最难的时代”,你能在网上看到的东西,别人也能看到,而且往往只是信息发布者希望你看到的。

    如果你想获得更加全面、有价值的信息,你需要找到你感兴趣的这个岗位或者行业里的人,去听一听他们的说法。

    我这里列了4个关键问题,你可以参考它们去问:

    这个岗位主要对哪些事情负责任;

    对这个岗位的考核KPI是什么;

    这个岗位未来的成长空间会在哪里;

    这个岗位上最难以忍受的是什么事。

    其实通过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你基本能够还原出来这个岗位是什么样的。

    需要注意的是,要多问几个人,不能只问一个。而且对你获得的反馈,要加上一个滤镜,有的人本身特别消极,他跟你说什么都是不好的,还有的人特别积极,他们说什么都好,你需要有辨别地去听。

    “好机会”的两个最简衡量标准

    这一讲一开始我们说了,我们要充分地了解市场,是为了找到职业发展的快车道,那么到底什么才算快车道?

    比较容易想到的是,快速发展的行业、快速成长的公司,这些当然算是宏观层面的“快车道”。这些地方往往人才需求缺口大,你能够得到更高的经济回报、更多的成长空间。

    但是具体到每个人身上,我们往往会结合具体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权衡,而且说实话,我们说要跟对趋势,但趋势也不是那么容易看得清的。

    比方说,你是该去一家初创阶段的公司,在混乱中摸索各种可能性?还是去一家已经比较稳健的公司,按部就班地工作和等待晋升?

    经常有人拿着多个offer,找我问怎么选择,我通常会建议他们按这个顺序来考虑问题,首先,这些offer,对你而言,究竟算不算“好机会”,只有两个衡量标准:

    第一,你身边的大多数同事,是不是都比你牛。

    第二,未来一到两年,你在这个公司里工作,会遇到哪些有挑战性的任务,能push你提升哪些能力,能积累什么资源,这些能力和资源是否能助力你下一阶段的加速成长。

    用这两个标准筛出了符合“好机会”的工作后,如果你还面临多个选择,我会建议从自己最迫切的现实需求出发,比如说现阶段对你来说赚钱更重要,还是积累某些经验更重要?然后,你再从中选择最能满足迫切需求的那份工作。

    为什么我会用上面说的这两个标准?

    答案也很简单:公司可能倒闭,行业总有起起落落,但你在工作中获得的能力、积累的资源,是可以带走的。

    如果你过去的每一份工作都符合这两个标准,我相信你就是走在自己职业成长的“快车道”上。

    本讲小结

    这一讲我们说了怎么去看市场、找机会。

    首先,你要对趋势保持基本敏感,要有足够的信息输入,要建立有价值的人脉,更重要的是,你要能从信息中看到可能性,看到机会。

    其次,在找工作的时候,对你来说的好机会往往是你需要努一点力才能得到的机会。因此你需要做充分的前期摸底和调研,校正你的认知,明确你跟目标的差距。

    最后,我给出了判断一个机会到底是不是好机会的关键标准,希望帮助你在各种信息面前,抓住对你最重要的东西,走上属于你的职业快车道。

    接下来,我们会来讲,怎么让更多的人看到你的优势和价值,怎么提升你遇到好机会的概率。

    转自薛老师文稿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日更70】怎样找准你的职业路线(5)看市场:找到属于你的“快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nudi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