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灵毓秀的道林自古就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地方,从这里走出去的人物,不论文的武的,数不胜数,如湘军名将周达武及其后代朱剑凡、朱仲芷、朱仲丽兄妹,民国三省主席鲁涤平,抗日名将鲁渭平,民国教育家鲁荡平,鲁渭平的儿子复旦大学教授鲁实先,清代名将、学者周家树,清代大学者黄本骥,革命志士成邦杰、许闻道、许抱凡,还有著名爱国湘剧艺术家罗裕庭。以及哲学大师李泽厚,著名学者蒋沛昌,这些人就像是一颗颗璀璨的星星,光耀长空,名垂史册,构成了今天道林十分独特的人文风景。
一个小小的道林,特别是到了近代,集中出现了这么多人文现象,这是巧合还是必然呢?
有人从地域上分析,道林紧邻湘潭、长沙,自古水陆交通就十分发达,无论走水路还是陆路,道林到省会长沙,都只有几十里路。道林人出去或外面人进来都十分方便,这样,道林受外面的影响,思想开化和观念更新都比较快。
从历史的角度来说,当年湘军解散后就流落定居在湘江沿岸,靳江离湘江又很近,土地肥沃的道林一带自然是这些人理想的定居之选。湘军成员构成复杂,多来自全国各地。因此,如今道林有许多不常见的生僻的姓氏,如蒙、温、明、池、包、施、詹、仇等应该就是来自这些人。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人带来的文化信仰,与当地文化信仰融合在了一起,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化信仰。所以就形成了民风彪悍但不结宗族势力,老百姓宗教信仰自由,舆情活跃,思想比较激进,视野比较宽阔的局面。
另外,还不乏意识形态层面的原因。自宋代起,到近代,受谢英这样一些有着深厚的儒家文化思想之人熏染,十分崇尚读书,重视教育。所以,道林出了那么多热心教育的名家就不足为奇了。
新建的道林古镇就建在道林镇上。道林镇本身就 是一座有着1100多年历史的古镇,古为商贾重镇,人文底蕴深厚,素有 “ 小南京 ” 之称 。清澈的靳江河像玉带一般环绕着道林古镇,又有麒麟山,狮子山,分立两岸。两岸阡陌纵横,植被丰茂。构成了一幅绝美的山水田园景观,使古镇呈现出伴水而居、枕水而眠的独特风韵。(未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