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成长励志想法哲思
《内篇•齐物论》—七情六欲

《内篇•齐物论》—七情六欲

作者: 深海之鲲 | 来源:发表于2019-06-06 09:15 被阅读0次

    喜怒哀乐,虑叹变慹(21),姚佚启态(22)。乐出虚(23),蒸成菌(24)。日夜相代乎前(25),而莫知其所萌(26)。已乎(27),已乎!旦暮得此(28),其所由以生乎(29)!

注释:

(21)虑:忧虑。叹:感叹。变:反复。慹(zhè):通作“慑”,恐惧的意思。

(22)姚:轻浮躁动。佚(yì):奢华放纵。启:这里指放纵情欲而不知收敛。态:这里是故作姿态的意思。

(23)乐:乐声。虚:中空的情态,用管状乐器中空的特点代指乐器本身。

(24)蒸成菌:在暑热潮湿的条件下蒸腾而生各种菌类。

(25)相代:相互对应地更换与替代。

(26)萌:萌发、产生。

(27)已:止,算了。

(28)旦暮:昼夜,这里表示时间很短。此:指上述对立、对应的各种情态形成发生的道理,犹如乐出于虚,菌出于气,一切都形成于“虚”、“无”。

(29)由:从,自。所由:产生的原由。

译文:

      他们欣喜、愤怒、悲哀、欢乐,他们忧思、叹惋、反复、恐惧,他们躁动轻浮、奢华放纵、情张欲狂、造姿作态。好像乐声从中空的乐管中发出,又像菌类由地气蒸腾而成。这种种情态日夜在面前相互对应地更换与替代,却不知道是怎么萌生的。算了吧,算了吧!一旦懂得这一切发生的道理,不就明白了这种种情态发生、形成的原因?

感悟:

      人心沉溺于应对外界活动而不能自拔,喜怒哀乐的情感、心之欲望、闲思杂念更迭不休,这种状态只要我们稍凝神静思,便可知情绪与动机有关,欲望更迭不休成为人们行动的准则,情绪是伴随目的性行为产生的,一旦我们看清欲望的根源,看清思想的每一次运作,我们便有了超越思想的可能,唯有理解并清空一切欲望、幻想、杂念,所有的情绪、烦恼才能烟消云散,人类也由此走出陈旧、机械的思维世界,活在永恒的平和、定静之中……

相关文章

  • 齐物论:古词释义

    1、齐物论:分为物论、齐论、齐同物论。即人物论、万物论、齐同论、齐同万物论。齐,一、合众为一。物,人物、万物。庄子...

  • 《内篇•齐物论》—七情六欲

    喜怒哀乐,虑叹变慹(21),姚佚启态(22)。乐出虚(23),蒸成菌(24)。日夜相代乎前(25),而莫知其...

  • 内篇·齐物论

    作者:庄子及门徒 南郭子綦隐机而坐,仰天而嘘,荅焉似丧其耦。颜成子游立侍乎前,曰:“何居乎?形固可使如槁...

  • 庄子 内篇 齐物论

    南郭子綦隐机(靠着几案,凭几)而坐,仰天而嘘,苔焉似丧其耦。颜成子游立侍乎前 ,曰:“何居乎?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

  • 《庄子》内篇·齐物论

    南郭子綦隐机而坐(1),仰天而嘘(2),荅焉似丧其耦(3)。 (1)南郭子綦〔qí〕:楚昭王庶弟,居住在南郭,故称...

  • 庄子·内篇·齐物论

    原文 南郭子綦隐机而坐,仰天而嘘,荅焉似丧其耦。颜成子游立侍乎前,曰:“何居乎?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

  • 读庄子,第十四篇

    内篇.大宗师 今日读到大宗师,想来庄子的内篇已经读了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人世间,德充符。这在之前是想也不敢...

  • 《内篇•齐物论》—人身主宰

    非彼无我(30),非我无所取(31)。是亦近矣(32),而不知其所为使(33)。若有真宰(34),而特不得其...

  • 《庄子》——内篇——齐物论—3

    内 篇 齐物论 【译文】 3、如果没有外界的对应...

  • 《庄子》——内篇——齐物论—5

    微微读书圈 内 篇 齐物论 【译文】 5、用手指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内篇•齐物论》—七情六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ocyx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