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爱国学者闻一多,读书上瘾,为此还闹出一个笑话。在他结婚的当天,迎亲的花轿快到门口了,他人却不见踪影,急得大家四处寻找。找着的时候才发现,闻先生老老实实地待在书房,手捧一本书,看着入迷。这和现在的男生玩游戏上瘾差不多,可是玩游戏上瘾好理解,书真有那么吸引人吗?
宋代书法家黄庭坚就说过“一日不读书,尘生其中;两日不读书,言语乏味;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书虽不能像游戏一样给我们带来高强度的感官刺激,却在不知不觉间深入我们的骨髓,改变了我们的灵魂。
也许有人会问,读书真的有用吗?为什么我读了这么多书,却还是过不好一生呢?书没有错,错的是我们。很多人读书,只是把大脑变成别人思想的跑马场。这样的读法,即使读上百本书,储存的也只是别人的信息。要想书发挥它的效能,我们需要转变自己的思维方式,从被动的信息接收者转变为积极的信息收集者和应用者。
今天在这里给大家推荐七本阅读类书籍,希望每个人读书的时候,不仅能享受读书的乐趣,还能提炼书中的价值。
一、《实用性阅读指南》
实用性阅读指南.jpg进入职场后,我们发现,时间被迫切割成无数小块,被工作占用、被社交占用、被家庭琐事占用。如果读书没有用,为什么我们要挤出时间来读呢?休息休息不好吗?
当然不好!大岩俊之告诉我们,只要掌握正确的方法,读书不仅有用,还能迅速提升自己。
他在《实用性阅读指南》中介绍了四个步骤,手把手教我们变成能力小达人:
1, 确定读书的目标,把80%的时间聚焦在20%的精华上。
2, 做好读书笔记,画好思维导图。
3, 反复记忆,确保记忆的稳固性
4, 付诸行动,完成知识到能力的飞跃
除此之外,《实用性阅读指南》一书还附加了作者大岩俊之实践过程中的经典案例,比如说如何取得考试资格证,如何提高工作能力等等。每一个案例都附上了思维导图,帮助我们深入地理解书中教给我们的技巧。
二、《高效能阅读》
高效能阅读.jpg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好就好在,信息的门槛越来越低,不管你是谁,想知道什么,上网动动手指就会有一个答案。而坏呢也是坏在这里,信息的获得变得越来越容易,如果不加筛选,就只有被湮没在错综复杂的网络世界里。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原尻淳一看了近百本的阅读类书籍,并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写出了《高效能阅读》。《高效能阅读》这本书号称“完全阅读术“大公开”。全书共有89个技巧,把读书分为四个阶段:
1,读书初级阶段:37个技巧教我们成为爱读书的人
2,读书中级阶段:14个技巧教我们快速阅读
3,读书高级阶段:25个技巧教我们垂直阅读加深专业深度,水平阅读扩大知识宽度,并且解剖知识片段活用书本信息
4,个人数据库的建设阶段:13个技巧介绍了如何建立自己的数据库,把有用的信息聚合起来,为“产出”做好准备。
前面三个阶段,是教我们如何有效“输入”信息,最后一个阶段是教我们为“输出“做好准备。
三、《如何有效整理信息》
如何有效整理信息 奥.jpg有一句话说得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社会再怎么发展,有一些方法还是传统的好用。
奥野宣之提出读书要记读书笔记,而记笔记,要遵循“一元化”“时序化”“索引化“三大原则。
“一元化”是指所有的内容都用一个笔记本记录下来。
“时序化”是指每一条信息在记录的时候都标好日期,序号,标题。
“索引化”是指把信息的日期,序号,标题分别录入Excel,以便日后查询。
四、《如何打造你的独特观点》
如何打造你的独特观点封面.jpg一个人如果不思考,和芦苇有什么区别?读书如果不思考,和U盘有什么区别?
斋藤孝在《如何打造你的独特观点》这本书中,试图以五天集训的方式,唤醒我们独立思考的意识:
Day 1,形成“自己的想法”
Day 2,掌握思考技能
Day 3,锻炼沟通能力和联想力
Day 4,用阅读来深化“自己的想法”
Day 5,加速决断力
最后,斋藤孝也说了,五天集训只能培养我们独立思考的习惯。要想走得更远,还得靠我们自己。
五、《如何阅读一本书》
如何阅读一本书 艾.jpg《如何阅读一本书》是一本经典阅读工具书,初版于1940年,70多年来多次再版,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
书中把阅读分为四个层次:
1, 基础阅读:基础阅读是指达到可以阅读的基本教育水平。
2, 检视阅读:略读或者粗读,了解要读的是什么类型的读物,主要讲的内容是什么
3, 分析阅读:透视一本书,深入理解书中的内容并能对书的好坏进行判断
4, 主题阅读:围绕一个主题来读书,打通某个领域知识的“任督二脉”
除此之外,《如何阅读一本书》还指出不同的读物,阅读的方法也是不同的。《如何阅读一本书》中把读物细分为实用型读物,想象文学,戏剧和诗、历史、科学等,并对每种读物该怎么读,给出了建议。
六、《快速阅读术》
快速阅读术.jpg《快速阅读术》作者印南敦史可以一年阅读700本书,他建议我们采用流水式阅读法,像听音乐一样的读书。
读书不求记住全部内容,而是要邂逅最重要的1%,摘取最精彩的片段,评论最有共鸣的内容。
按照上面的方法,工作之余一天读一本书是完全可行的。
七、《为生命而阅读》
为生命而阅读 .jpg就像书的封面写道的“不会读书的人只活了一次,会读书的人,活过了一千次人生”。有时候我们通过阅读,就能从别人的故事中汲取营养,获得力量,发现更为广阔的世界。
作者威尔·施瓦尔贝是世界知名公司Hyperion Books的总编辑。他在《为生命而阅读》这本书中,介绍了26本名著,其中有诗、有小说、也有散文。每一篇介绍都向我们展示了,读书的过程中,他思维运转的过程——使书中的内容与现实生活发生联系,从而获得与生活对抗的力量。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反智风”刮起,网络上充斥着大学生毕业找不到工作,初中毕业却早已家财万贯的新闻。越来越多的人也因此迷惑,寒窗苦读那么多年,真的有用吗?现在的白领和解放前的纺织女工又有什么区别呢?
所幸的是,2017年是知识变现的一年,很多有才华的人都赚得盆满钵满,也向我们再次展现了“知识的力量”。如果我们去留心这些在各个平台分享知识的牛人们,就会发现,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质,那就是终身成长。他们以一颗成长型的思维来适应这个全新的世界,而不是用过去的老经验来限定未来的人生。
保持终身成长,最有效的手段就是阅读。我在了解阅读技巧以前,读书也是一个收获很低的人。在学习了阅读方法后,我才发现我原来的读书方法近乎死板。就是从第一面看到最后一面,不去思考自己需要什么,而是被动的接收作者的信息。很多时候,因为没时间而中断阅读,再捡起同一本书时,又从头开始,反反复复很难读完一本书。所以,我想应该有很多人和我一样,是因为读书方法有问题而感觉不到读书有什么好处。
当然,也有很多人认为,读书不应该太功利。但在我看来,功利性阅读和非功利性阅读并没有高下之分,功利性阅读者希望可以通过读书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非功利性阅读者则是希望读书陶冶情操,本质上来说,都是希望读书可以帮助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
白岩松曾说,阅读不仅会让个人变好,也会让一个国家变好。就让我们静静的读书,看着祖国越来越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