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伏妖篇》,如果让我给他取个名字,我更想叫他《唐僧降妖记》
01
唐僧率领这四个徒弟,实在不是安安分分忠心耿耿的几个乖孩子。
他们不仅是妖,而且是三个怨气极重的妖王,而唐僧,本就是这妖王之王。
师徒四人,没有一个不心怀鬼胎。
孙悟空在花果山下被关押五百年,不见日月,不见人烟,但凡有逃跑之心便遭受烈火的鞭笞,一个曾经遇神杀神,见佛砍佛的齐天大圣,连蝼蚁都不如的活了五百年。
痴爱娇妻的猪八戒,因妻子嫌弃他相貌丑陋,与人通奸,并和奸夫用九齿钉耙将其活活打死。
心地善良的沙悟净,原本只是在河边欲救一孩童,怎奈村民一口咬定他是人贩子,将其打死抛尸河中,任鱼群和野兽饮其血,食其肉,也不怪人家怨愤难平。
这样的怨气,令人心寒,令人心颤,也令人心痛。
这世间本就没有人生而为魔,魔为何成魔?
是因为人的心被魔所侵,都道人之初,性本善,然积怨太深,便累成了魔。
残忍暴戾的孙悟空, 阴险狡诈的猪八戒,隔岸观火的沙和尚。他们本可以享受人间幸福,却被人生生逼上绝路。他们身上的劣根性,看似令人憎恶,可却是世人身上真真切切存在的东西。人生而善良,而世间事却常常不由己,当心怀善意却被误解,被欺骗,出于对自己本能的保护。人们便会生生换了面孔,变得暴戾恣睢,精于算计。人们呼唤苍天,求佛渡己,可世人哪知,唯有自己踏上这取经之路,才能真正放下成佛。
02
而这部电影里最让我惊喜的桥段,竟是小善临死前与唐僧的对话。
小善问唐僧:你爱过我吗?
我以为唐僧会为了成全将死的小善而善意的点头,或者回答:贫僧已许身佛门。
而他却答道:我的心里已经有了一个人,再也装不下其他人。
我突然想起唐僧曾对孙悟空吼道:我也只是个凡人。
是啊,他能够一路孑然一身,不再为情所动,不是因为那些所谓的戒律清规,不是因为六根清净。是因为他早已看透了情为何物。他拥有过,经历过,失去过,所以看破。
因为他知道爱是什么,所以他说,不爱。
有过痛苦,方知众生痛苦
有过执着,放下执着
有过牵挂,了无牵挂
这世间本就没有人生而为佛,佛为何成佛?
你我都不过是血肉之躯。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因为渡过,所以成佛。
这部电影里的唐僧,是个有意思的人,人间大爱,说来容易,可唐僧要渡的并非是普通人,而是被这人间伤透了,又恨透了这人间的人,怨恨太深入魔太深。宽容和妥协本就是强者的特权,欲要使妖俯首,必先比妖更强。
小善之人心存恶犬,大善之人心蛰妖龙。真正的慈悲,绝不是一味的容忍求全,这样的慈悲,改变不了任何人,我慈悲,而且有能力改变那些妨碍我慈悲的人。
没有霹雳手段,怎怀菩萨心肠。
03
我对西游题材的电影向来有种偏爱,尤其是这种黑暗西游记深得我意。写到这里,我想我我应该写一句,好感动啊,这样才是一篇顺理成章的文章。
我想喊道嘴边可又被生生压了回去。
我很矛盾,可我必须说实话。
因为当我看完电影,无笑无泪。
我永远记得《大话西游》里,至尊宝离开的背影:
“你看,那个人的样子好怪。 ”
“他好像一条狗啊。”
我笑着笑着就哭了。
我很喜欢这个故事,但不喜欢这部电影。一部好的电影,是会让人觉得就是这个故事,而不是,有人在演这个故事。我知道,这并不容易,可是差一点,都感动不来。
有些感情真的是勉强不来的。很多人说,也许它会像《大话西游》一样,多年后被平反。
可大话西游当年败在人们不懂,而近日此片看懂的人不少,像多年前那样动容的人却不多。
或许因为感动过,而知道感动为何物。
我喜欢周星驰的电影,是因为他的每部电影,都是嬉笑怒骂真性情,笑中带泪度人生,我们没有人欠他电影票,我来看这部电影也仅仅是因为想看而已。
也许我长大了,不再能很容易喜欢什么,也不再会轻易感动。
最后,感谢你看完这篇并不通顺的文章。
网友评论
我还没看,看你文章我省了几十块的电影票
“他好像一条狗啊。”
同感随着背景音乐的想起,眼泪就掉下来了~~~
是啊!没钱 没权,你拿什么渡人。
需知:渡人先渡己
这是我第一次看到抛开电影来看这个故事的评影观点,着实很不容易。
其实电影和写作一样,只是表达思想的一种手段,好坏界限比较难以取舍。当然,通过岁月流年的沉淀,电影和写作本身也成为一种文化,对于对其本身有一定追求的朋友,会对这种公映电影的组成部分颇有微词,这固然也可以理解。
而我想说的是,在跟风盛行已为常态的今天,该作者的观点实属不易,也感谢能让我看到这篇文章。
喜欢这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