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呼喊着遇见更好的自己,于是鞭策着自己,逼迫着自己,然而很快就累了,厌了,陷入自我否定之中,质疑自己的能力和毅力,质疑自己的梦想与上进心。可越是这样,越是想要做好,越是增加了现实与理想之间的长度和难度。积极型焦虑(因为有追求有梦想对自己要求太多期待太多而产生的焦虑,区别于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人),由此而来。
长久以来我都处在这样的焦虑中,还不只如此,还带着想要颓废想要及时行乐的冲突性观念,老在自我打击和重建,用流行的说法就是内耗。本心的出现是一到曙光。看着艾欣和佳姐的乐在其中,充到了电并开始发光发热,仿佛看到了自己所希望的未来的模样。可这,不又是向外求了么?以为学到什么绝技,就能实现屌丝逆袭,可是期待太空,往往收获也空。不得不承认我还没有掌握方法。
那有没有学到有意义的东西呢?答案是肯定的!但还不够,还需要更深入更深刻地了解,现在的状态就是猴子掰玉米,掰一个丢一个,学了新的忘了旧的。那怎么办呢?肯定是离本心近一点,再近一点,接受更直接的熏陶啊。
这是我想要留在本心的原因,我需要它,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首先得学习更好地遇见自己。
那,我能为本心做什么?我比较擅长的,辩证思维吧。本心的课程听下来都非常正能量非常激励人心非常打动人,但能打动的,多是感性的人。理性的人(当然我不能代表他们,只是自认为是他们的一员)凡事爱探寻逻辑,爱追究理论依据,当下网络学习最爱用的故事性思维,由于其样本的单一性和必然存在的个体差异,是不太经得起推敲的。这两者之间肯定有一个比较相融的点,站在另一头的我,也许站得有点远有点偏,但如果能提供一些想法、观点,对于长期被感性包围的本心,是否能又点用处呢?此外我也对心理学特别感兴趣,对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和阿尔伯特·埃利斯等心理学大神的一些学说都有所了解。但必须承认,并未掌握。爱听,爱看,没有形成系统。但因为有兴趣,会更乐于往里面探索。我知道本心不只是心理学,它的“野心”更大,内涵更丰富,但心理学终极是帮助人完成自我实现绕不开的重要部分。还有什么?还有最基础的最微不足道最容易被忽视的地方——表达,它不能雪中送炭,但能锦上添花,一个六七十分的演讲可以不在乎文字准确度、语言逻辑、措辞优劣,但一个九十分的演讲,这些问题就不容出现。听了本心不少课了,包括创始人的幸运课程,在文字表达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这一块的提升,将极大地提高专业度和权威性。
感恩遇见本心,让我多了一条更好地遇见自己的路,所以上述非主流但真挚的个人想法,算作一些不成熟的小建议,希望能对日益壮大的本心有一点点帮助。
网友评论